青葙子
宋代:唐慎微
(青葙子_图缺)
味苦,微寒,无毒。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恶疮疥虱,痔蚀,下部疮。子名草决明,疗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生平谷道旁。三月采茎叶,阴干。
五月、六月采子。
陶隐居云∶处处有。似麦闸极花,其子甚细。后又有草蒿,别本亦作草 。今即主疗殊相类,形名又相似极多,足为疑,而实两种也。唐本注云∶此草,苗高尺许,叶细软,花紫白色,实作角,子黑而扁光,似苋实而大,生下湿地,四月、五月采。荆、襄人名为昆仑草。捣汁单服,大疗温疠甘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细软长,亦为蔓。今所在下湿地有。
药性论云∶青葙子,一名草 ,味苦,平,无毒。能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 疮。萧炳云∶今主理眼,有青葙子丸。又有一种花黄,名陶珠术,苗相似。日华子云∶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苗止金疮血。
图经曰∶青葙子,生平谷道旁,今江淮州郡近道亦有之。二月内生青苗,长三、四尺。
叶阔似柳细软,茎似蒿,青红色。六月、七月内生花,上红下白。子黑光而扁,有似莨菪。根似蒿根而白,直下独茎生根。六月、八月采子。又有一种花黄,名陶珠术,苗亦相似,恐不堪用之。
雷公云∶凡用,勿使思 子并鼠 子。其二件真似青葙子,只是味不同。其思 子味粗,煎之有涎。凡用先烧铁臼杵,单捣用之。广利方治鼻衄出血不止。以青葙子汁三合,灌鼻中。三国志云∶《魏略》∶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青葙子,年如五、六十者,人或识之,谓其已百岁有余尔。
衍义曰∶青葙子,《经》中并不言治眼,《药性论》始言之。能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萧炳亦云∶理眼。日华子云∶益脑髓、明耳目,镇肝。今人多用治眼,殊不与《经》意相当。
唐慎微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字审元。成都华阳人,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世业医,对医药造诣颇深。元祐(1086~1094)年间师事李端伯。治病多效,且不论贵贱,不避寒暑风雨,有召必往,或不取诊金,只求赠以名方秘录。经多年广采博辑,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此书为集北宋以前本草学大成之作。尚书左丞蒲宗孟见其所著,欲奏一官,拒而不受。子二人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受其传授,为成都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