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
明代:王肯堂
龙脑安神丸(《集验》) 治男妇小儿五积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但服此药,无不痊愈。
龙脑(研) 麝香(研) 牛黄(各三钱,研) 犀角屑 茯神(去木)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朱砂(水飞。各二两) 金箔(三十五片) 马牙硝(二钱) 甘草(炙) 地骨皮 桑白皮(各一两,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如有风痫病岁久,冬月用温水化下,夏月用凉水化下,不拘时候。如病二三年,日进三服。小儿一丸,分作二服。又治男妇虚劳发热喘嗽,新汲水一盏化开服,其喘满痰嗽立止。又治男子妇人语涩舌强,食后温凉水化下,日进三服。
龙齿丹 治因惊神志恍惚,久而成痫,时发时止。
龙齿(研) 白僵蚕(炒) 白花蛇肉(酒浸) 朱砂(水飞) 铁粉(研) 石菖蒲 远志(去心) 木香橘红(去白) 麻黄(去节) 天麻 天南星(姜制) 人参(去芦,各半两) 紫苏子(一两) 龙脑(研,半钱) 全蝎(二钱半,炒) 麝香(一钱,另研)
上为细末,次入研药和匀,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五丸。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汤下。
三圣散
瓜蒂(拣净,炒微黄) 防风(去芦。各三两) 藜芦(《圣惠方》减用之,或一两,或半两,或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约半两,以齑汁三茶盏,先用二盏煎三五沸,去齑汁,次入水一盏,煎至三沸,却将先二盏同一处熬二沸,去渣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以吐为度,不必尽剂。
清神汤 治心热,痰迷胞络。
茯神(去皮木) 黄连(各二钱) 酸枣仁(炒) 石菖蒲 柏子仁(去壳) 远志(各一钱,甘草同煮,去骨) 甘草(五分)
痰壅,加南星、半夏、橘红、栝蒌仁、竹沥、姜汁。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承气汤(见大便不通。) 东垣安神丸(见虚烦。) 通圣散(见眩晕。) 星香散(见中风。)
《杨氏》五痫丸 治癫痫潮发,不问新久。
白附子(半两,炮) 半夏(二两,汤洗) 皂角(二两,捶碎,用水半升,揉汁去渣,与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 天南星(姜制) 白矾(生) 乌蛇(酒浸,各一两) 全蝎(炒,二钱) 蜈蚣(半条) 白僵蚕(炒,一两半) 麝香(三字,研) 朱砂(二钱半,水飞) 雄黄(水飞,一钱半)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后服。
犀角丸(河间) 治风癫痫,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如觉痰多即减数。忌油腻、炙爆。
参朱丸 治风痫,大有神效。
人参 蛤粉 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 猪心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银煎汤下,食远服。
琥珀寿星丸(《局方》用南星一斤,朱砂二两,琥珀一两,无猪心血。)
天南星(一斤) 掘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热红,取出炭,扫净,用好酒一升浇之,将南星趁热下坑内,用盆急盖讫,泥壅合,经一宿取出,再焙干为末。
琥珀(四两,另研) 朱砂(一两,研飞,以一半为衣)
上和匀,猪心血三个,生姜汁打面糊,搅令稠粘,将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葶苈苦酒汤 治发狂烦躁,面赤咽痛。
苦酒(一升半) 葶苈(一合)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汁半升)
上煎取七合,作三服。
泻青丸(见头痛。) 导赤散(见发热。)
妙香丸 治丈夫妇人时疾伤寒,解五毒,治潮热积热,及小儿惊痫百病。
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 牛黄(研) 龙脑(研) 腻粉(研) 麝香(研。各三两)
辰砂(飞研,九两) 金箔(研,九十片)
上合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蜜三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如治潮热积热,伤寒结胸,发黄,狂走躁热,口干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黄、炙甘草汤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黄连汤调腻粉少许。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气毒、风痰伏痞吐逆等,并用腻粉、龙脑、米饮下。中毒吐血,闷乱烦躁欲死者,用生人血下立愈。小儿百病惊痫,急慢凉风,涎潮搐搦,用龙脑、腻粉、蜜汤下绿豆大二丸。诸积食积热,颊赤烦躁,睡卧不宁,惊哭泻痢,并用金、银、薄荷汤下,更量岁数加减。如大人及妇人因病伤寒时疾,阴阳气交结,伏毒瓦斯胃中,喘躁眼赤,潮发不定,再经日数七八日己下至半月日未安,医所不明,证候脉息交乱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三丸亦可。并用龙脑、腻粉、米饮调半盏已来,下此一服。取转下一切恶毒涎,并药丸泻下。如要却收,水洗净,以油单纸裹,埋入地中,五日取出,可再与大人小儿根据法服。一丸救三人,即不堪使。如要药速行,即用针刺一孔子,冷水浸少时,服之即效更速。
五生丸 李仲南传,治痫有神。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各一两) 大豆(去皮秤,二钱半)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不得过七丸,姜汤下。
又五生丸 治风痫。
川乌头 附子(各生用,去皮脐) 天南星(生) 半夏(生) 干生姜(各半两)
上为细末,醋煮大豆汁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酒送下,不拘时。
升阳汤 治阳跷痫。足太阳下行,宜升阳气。
麻黄(八钱,不去节) 羌活(一两半) 防风根(八钱 炙) 甘草(五钱)
每服三钱,水五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宿食消尽,腹中空服之。后避风寒一二时辰乃效。
浓朴丸(见反胃。)
妙功丸 治诸痫,无不愈者。
丁香 木香 沉香(各半两) 乳香(研) 麝香(另研) 熊胆(各二钱半) 白丁香(三百粒) 轻粉(四钱半) 雄黄(研) 青皮(去白) 黄芩 胡黄连(各半两) 黄连 黑牵牛(炒) 荆三棱(煨) 甘草(炙)蓬莪术 陈皮(去白) 雷丸 鹤虱(各一两) 大黄(一两半) 赤小豆(三百粒)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油)
上为细末,荞面一两半作糊,和匀,每两作十丸,朱砂水飞一两为衣,阴干。每服一丸,用温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温水化开,空心服之,小儿加减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过三服。
昔有一人好酒,得痫病二十年,用药一服,取下虫一枚,约长四五寸,身有鳞,其病遂愈。
《金匮》风引汤 除热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 牡蛎( 。各二两)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石膏 紫石英 白石脂(各六两)
上一十二味,杵粗末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去渣,温服一升。深师云∶大人风引,少小惊痫,后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治,除热方效,宜风引也。
治痫疾川芎(二两) 防风 猪牙皂角 郁金 明矾(各一两) 蜈蚣(黄脚、赤脚各一条)
上六味,为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一月除根。
神应丹 治诸痫。
好辰砂(不以多少)
上细研,猪心血和匀,以蒸饼裹剂蒸熟,就热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食后临卧。
珠子辰砂丹 治风痫久不愈。
山药 人参 远志 防风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龙齿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参细辛(各二钱半) 真珠末(四分) 辰砂(二钱,研,为衣)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煎金、银汤送下,日进三服。
忌鱼、肉、湿面、动风之物。
治风痫及心风病皂角三挺,捶碎, 滤取汁,熬如稀糊,摊纸上曝令干。取两叶如小钱大,用温浆水浸洗下,去纸,注于两鼻内各一蚬壳许,须臾涎下,咬箸沥涎尽,后用∶赭石(生,一两) 白矾(生,二两)
上为末,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冷水送下,无时,以效为度。
法煮蓖麻子 治诸痫病,不问年深日近。
蓖麻子(取仁,二两) 黄连(一两,锉如豆大)
上用银石器,内水一大碗,慢火熬,水尽即添水,熬三日两夜为度,去黄连,只用蓖麻子仁,风干不得见日,用竹刀切,每个作四段,每服五粒,作二十段,荆芥汤下,食后,日二服。(凡服蓖麻子者,终身忌食豆,若犯之则腹胀而死。)
银箔丸 治风痫积年不瘥,风痰渐多,得热即发。
银箔(三十片) 铁粉(研) 防风(去芦) 人参(去芦) 川升麻 生地黄 犀角屑 龙齿(研) 熊胆(各一两) 乌蛇肉(酒浸)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温水送下,日进二服。
牛黄丸 治风痫病,精神不全,常有痰涎在胸膈,呕吐不出,烦闷气壅。
牛黄(研) 麝香(各半两,研) 虎睛(一对) 蜣螂(去头足翅) 犀角屑 安息香 独活(去芦)茯神(去木) 远志(去心) 甘草(各一两,炙) 防风(去芦,一两半) 人参(去芦) 铁粉(研) 朱砂(水飞)龙齿(各二两,研)
上为细末,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荆芥汤下,不拘时。
胜金丸 治风痫有惊骇,不时旋晕潮搐,口吐痰沫,忽然仆地,不省人事。
天南星(姜制) 皂角(去皮弦子) 川乌头(生用) 细辛(去苗) 桔梗(去芦) 威灵仙 何首乌白矾(枯) 白僵蚕(炒) 乌蛇(酒浸。各一两) 荆芥穗 川芎(各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酒送下,日二。
雌雄丸(又名六珍丹) 治风痫失性,颠倒欲死,或作牛吼、马嘶、鸡鸣、羊叫、猪声,脏腑相引,气争掣纵吐沫。
雌黄(叶子者) 雄黄(水飞) 真珠(各一两) 铅(二两,熬成屑) 朱砂(半两,水飞) 水银(一两半)
上为细末,同研极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姜、枣汤送下。
虎睛丸 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谵语。
虎睛(一对) 犀角屑 远志(去心) 栀子仁 大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后服。
控涎丸 治诸痫久不愈,顽涎聚散无时,变生诸证。
川乌(生用) 半夏(汤洗) 白僵蚕(炒,各半两,锉碎,生姜汁浸一宿) 全蝎(七枚,炒) 铁粉(三钱,研) 甘遂(二钱半,面裹煨)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食后生姜汤送下。忌食甘草。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