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
明代:王肯堂
诃子汤(河间) 治失音,不能言语。
诃子(四个,半生半炮) 桔梗(一两,半生半炙) 甘草(二寸,半炙半生)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童便一盏,水一盏,煎五七沸,温服,甚者不过三服愈。(桔梗通利肺气,诃子泄肺导气,童便降火甚速。)
又方
桔梗(三两) 大诃子(四个) 甘草(二两,制度同上)
每服一钱匕,入砂糖一小块,不用童便,独用水五盏,煎至三盏,时时细呷,一日服尽,其效甚速。
发声散(海藏) 治咽喉语声不出。
栝蒌皮(锉) 白僵蚕(去头) 甘草(各等分,各炒黄)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或生姜自然汁调下,用五分,绵裹噙化,咽津亦得,日两三服。
玉粉丸(《宝鉴》) 治冬月寒痰结,咽喉不利,语声不出。
半夏(洗,五钱) 草乌(一字,炒) 桂(一字)
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
蛤蚧丸(丹溪) 治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失音,并治久咳失音。
蛤蚧(一对,去嘴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米醋炙) 诃子(煨,去核) 阿胶(炒) 生地黄麦门冬(去心) 北细辛(去苗)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枣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
治暴嗽失音语不出方(《千金》)
杏仁(研如泥) 姜汁 砂糖 白蜜(各一升) 五味子 紫菀(各三两) 通草 贝母(各四两) 桑白皮(五两)
上以水九升,煮五味子、紫菀、通草、贝母、桑白皮,取三升,去滓,入杏仁泥、姜汁、白蜜和匀,微火煎取四升,初服四合,日再夜一,后稍加。
通声膏方
五味子 款冬花 通草(各三两) 人参 细辛 桂心 青竹皮 菖蒲(各二两) 杏仁泥(一升) 白蜜(二斤) 枣膏 姜汁(各一升) 酥(五升)
上以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渣,纳姜汁、枣膏、酥、蜜,煎令调和,酒服如枣二大丸。
七珍散 治产后不语。
人参 石菖蒲 生地黄 川芎(各一两)
细辛 防风 辰砂(另研。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
地黄饮子(见中风。) 加味逍遥散(见疠风。) 加味归脾汤(见健忘。) 八珍汤(见虚劳。) 秦艽升麻汤(见中风。) 柴胡清肝散(见耳衄。)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俱见虚劳。) 佛手散即芎归散(见喘。)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