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背痛
明代:王肯堂
肩背分野属肺。经云∶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在肩背,故秋气者病在肩背。又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又云∶秋肺太过为病,在外则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又云∶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此肺金自病也。经云∶岁火太过,民病肩背热。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肩背 缺盆中痛,此肺金受火邪而病也。经云∶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是肾气逆上而痛也。东垣云∶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按风寒汗出而肩背痛,小便数者,既以泻风热之药,通肺气之壅,则寒热气不足以息而肩背痛,小便遗失者,当以人参、黄 之属,补肺气之虚,不言可知也。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疼者,当归拈痛汤。当肩背一片冷痛,背膂疼痛,古方用神保丸愈者,此有积气故也。其人素有痰饮,流注肩背作痛,宜星香散,或导痰汤下五套丸。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作痛,宜和气饮加盐炒小茴香半钱,炒川椒十粒。或看书对奕久坐而致脊背疼者,补中益气汤,或八物汤加黄 。有素虚人及病后心膈间痛,或牵引乳胁,或走注肩背,此乃元气上逆,当引使归元,不可复下疏刷之剂,愈刷愈痛,发汗人患此者众,惟宜温补。拘于气无补法之说误矣。汗者心之液,阳受气于胸中,汗过多则心液耗,阳气不足,故致疼也。丹溪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缝有一线疼起,上跨肩至胸前侧胁而止,其痛昼夜不息,不可忍。其脉弦而数,重取豁大,左大于右。夫胛、小肠经也,胸胁、胆经也。此必思虑伤心,心脏未病而腑先病,故痛从背胛起,及虑不能决,又归之胆,故痛至胸胁而止。乃小肠火乘胆木,子来乘母,是为实邪。询之果因谋事不遂而病。以人参四钱,木通二钱,煎汤下龙荟丸,数服而愈。
【诊】脉洪大,洪为热,大为风。脉促上击者,肩背痛。脉沉而滑者,背膂痛。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