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发
明代:王肯堂
《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王注云∶甘益脾,胜于肾,肾不胜故骨痛而发落)。女子一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巢氏病源》云∶足少阳胆之经,其荣在须。足少阴肾之经,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帝曰∶妇人无须者,无气血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胸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络唇口。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女人月月而经通,故曰数脱血)。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又曰∶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宦者独去,其故何也?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有人未尝有所伤,不脱于血,其须不生何也?曰∶此天之所不足也,禀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髭须黄赤者,多热多气,白者少血少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
张天师草还丹,七宝美髯丹。单用自已发,不足则父子一气者,又不足则无病童男女发与胎发,用皂角水洗净,无油气为度,入新锅内,上用小锅盖之,盐泥固口,勿令泄气,桑柴慢火 三炷香,冷定取出,研为细末,每用一二分,空心酒调下。揩齿变白发方,酸石榴皮一个,泥裹烧令通赤,候冷去泥,用茄子根与槐枝同烧,令烟绝,急以器盖之,候冷,用槐枝、马齿苋墙上生者好,不令人见采,薄荷、石膏、五倍子烧熟、川升麻各一两,为末揩牙,不但变白为黑,亦且坚牙甚妙。东垣青丝散,西岳石碑方。拔白生黑良曰∶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三、四月十六、五月二十、六月二十、七月二十八、八月十九、九月二十五、十月一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日,早起拔之永不白。又正月五日、十三日,二月八日、十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十三、二十五,五月五日、十五日,六月十四、二十四,七月十八、二十八,八月九日、十日,九月八日、十八日,十月十三、二十三,十一月十日,十二月十六日,以上月日,并用午时前拔之。凡拔时先以水于石上磨丁香汁,候拔了、急手敷于毛孔中,即生黑者。李卿换白发方云∶刮老生姜皮一大升于铛中,以文武火煎之,不得令过沸,其铛唯得多油腻者尤佳,更不须洗刮,便以姜皮置铛中,密封固济,勿令通气,令一精细人守之,地色未分时,便须煎之,缓缓不得令火急,如其人稍疲,即换人看火,一伏时即成,置瓷钵中研极细。李方虽曰一伏时,若火候匀,至日西即药成也。使时以小簪脚蘸取如麻子大,先于白发下点药讫,然后拔之再点,以手指熟捻之,令入肉,第四日当有黑者生,神效。
□
东垣云∶脉弦气弱,皮毛枯槁,发脱落,黄 建中汤主之。发脱落及脐下痛,四君子汤加熟地黄。
丹溪治胡氏子,年十七八岁,发脱不留一茎,饮食起居如常,脉微弦而涩,轻重皆同,此浓味成热湿,痰在膈间,又日多吃梅,酸味收湿热之痰,随上升之气至于头,熏蒸发根之血,渐成枯槁,遂一时尽脱。遂处以补血升散之药,用防风通圣散,去芒硝,唯大黄三度酒炒,兼以四物汤酒制合和,作小剂煎,以灰汤入水频与之。两月余后诊其脉,湿热渐解,停药,淡味调养,又二年,发长如初而愈。甜瓜叶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滋荣散,三圣膏。治发落不生令长,麻子一升,熬令黑,压油,以敷头发上。《千金》云∶麻叶、桑叶二味,以泔煮,沐发七次,可长六尺。眉毛堕落,生半夏、羊矢烧焦,等分为末,姜汁调涂。又用七月乌麻花阴干为末,生乌麻油浸,每夜敷之。乌麻,即秋麻是也。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