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它可既有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也可继发于某些心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B1缺乏等等。心力衰竭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下述三类:
一、心脏负荷加重
心脏的负荷可分为前负荷和后负荷两种,前负荷(preload)或容量负荷是指心脏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脏舒张末期的容量,前负荷的大小决定了心肌收缩的初长度,后负荷(afterload)或压力负荷是指心腔在收缩时所必须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壁在收缩时的张力,但一般常以主动脉压作为左心室后负荷的指标。心脏负荷过重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例如,在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病或肺动脉高压时,心脏后负荷过重,即压力负荷过重,即前负荷(容量负荷)过重、久之也能导致心力衰竭。在动静脉瘘或严重贫血时,心输出量长期增多,回心血量增多,故心脏所受的容量负荷也过重,因而也可引起心力衰竭。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先发生心肌肥大等代偿适应性变化,从而使心功能可长期处于相对正常状态,最后则向代偿不全转化,而出现心力衰竭。
二、心肌代谢障碍
心肌对氧的需求量很大,必须有充分的血液和氧的供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因此在严重或长期的缺血、,缺氧时可发生心力衰竭。心肌供血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时,由于冠脉血流量减少,病变部位心肌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故心肌收缩性可逐渐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在高血压病时,心肌代偿性肥大所致的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可能也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之一。
此外严重的贫血和维生素B1缺乏,也可分别引起心肌供氧不足和生物氧化过程的障碍,从而也可导致心力衰竭(详后文)。
三、弥漫性心肌病
心肌炎,退行性心肌病等原发性心肌病变时,可因肌原纤维受到损害而使心肌收缩性减弱。如果损害严重或发展迅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如急性心肌炎时);若损害较轻,或病变呈慢性经过时,则对损害的反应是心肌肥大等代偿适应性变化,因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心功能可处于相对正常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代偿状态可转向代偿不全而发生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诱因:促使心力衰竭发生的诱因很多。这些诱因基本上都是使心肌耗氧增加或供氧(供血)减少的因素,如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体力负荷过重、妊娠、分娩、情绪激动、心率过快或过漫、血压过高或一时性降低、输液过多等都可促使代偿失调而导致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