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增治法
且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眼、撒屎、遗尿、喉中雷鸣,皆恶候也。且中风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各不同焉。或中于脏,或中于腑,或痰或气,或怒或喜,逐其隙而害成也。中于脏者,则令人不省人事,痰涎壅,喉中雷鸣,四肢瘫痪,不知疼痛,语言謇涩,故难治也。中于腑者,则令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知痒痛,能言语,形色不变,故易治也。治之先审其症,而后刺之。其中五脏六腑形症各有名,先须察其源,而名其症,依标本刺之,无不效也。
一、肝中之状,无汗恶寒,其色青,名曰怒中。
二、心中之状,多汗怕惊,其色赤,名曰思虑中。
三、脾中之状,多汗身热,其色黄,名曰喜中。
四、肺中之状,多汗恶风,其色白,名曰气中。
五、肾中之状,多汗身冷,其色黄,名曰气劳中。
六、胃中之状,饮食不下,痰涎上壅,其色淡黄,名曰食后中。
七、胆中之状,目眼牵连,酣睡不醒,其色绿,名曰惊中。
初中风急救针法(《乾坤生意》)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少商二穴,商阳二穴中冲二穴关冲二穴少冲二穴少泽二穴。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乾坤生意》)中风口眼喎斜:听会颊车地仓。
凡喎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喎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一法:以五寸长笔管,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右喎灸左、左喎灸右。
中风风邪入腑,以致手足不遂:百会耳前发际肩髎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
凡觉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此风邪入腑之候,宜灸此七穴。病在左灸右,在右灸左,候风气轻减为度。
中风风邪入脏,以致气塞涎壅,不语昏危: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凡觉心中愤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顽麻,此风邪入脏之候,速灸此七穴,各五七壮。如风势略可,凡遇春、秋二时,常灸此七穴,以泄风气;若素有风人,尤当留意。
中风鼻塞不闻,时流清涕,偏正头风,及生白屑,惊痫,目上视不识人:顖会(灸)。
中风头皮肿,目眩虚,振寒热,目疼不能远视:上星(针灸)。
中风风痫,瘈瘲等症:印堂(针灸)。
中风头项急,不能回顾:风府(针)。
中风手不能举:阳池(针灸)。
中风腕酸,不能屈伸,指痛不能掌物:外关(针灸)。
中风手弱不仁,拘挛不伸:手三里(针灸)。
中风痰咳,肘挛,寒热惊痫:列缺(针灸)。
中风惊怖,声音不出,肘腕酸疼:通里(针灸)。
中风腰胯疼痛,不得转侧,腰胁相引:环跳(针灸)。
中风转筋拘急,行步无力疼痛:昆仑(针灸)。
中风脚腿麻木,冷痹冷痛:阳陵(针灸)。
中风腰背拘急:委中(针)。
中风脚膝疼痛,转筋拘急:承山(针灸)。
治虚损五劳七伤紧要灸穴:陶道一穴,灸二七壮。身柱一穴,灸二七壮。肺俞二穴,灸七七壮至百壮。膏肓二穴,灸三七壮至七七壮。
伤寒(《聚英》)发热: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拂郁所致,此表热也。阳气下陷入阴分蒸熏,此里热也。
汗不出,凄凄恶寒:玉枕大杼肝俞膈俞陶道。身热恶寒:后溪。
身热汗出,足厥冷:大都。
身热头痛,食不下:三焦俞。
汗不出:合谷后溪阳池厉兑解溪风池。
身热而喘:三间。
余热不尽:曲池。
烦满汗不出:风池命门。
汗出寒热:五处攒竹上脘。
烦心好呕:巨阙商丘。
身热头痛,汗不出:曲泉神道关元悬颅。以上见《针经》。
六脉沉细,一息二三至:气海(灸)关元(灸)。
少阴发热:太溪(灸)。
恶寒:有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背恶寒口中和:关元(灸)。
恶风:有汗为中风,伤卫,无汗恶风为寒,伤荣。
先刺风府、风池,后饮桂枝葛根汤。
胸胁满兼谵语:邪气自表伤里,先胸胁,次入心。期门。
结胸:脏气闭而不流布也。按之痛,为小结;不按自痛,为大结。期门(针)肺俞(针)。
妇人因血结胸,热入血室:期门(针)又以黄连、巴豆七粒作饼子,置脐中,以火灸之,得利为度。
咳逆:胸中气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声。期门(针)。
小腹满:上为气,下为溺,当出不出积而为满,或腹中急痛。刺委中。或夺命穴等处。
烦躁:邪气在里,烦为内不安,躁为外不安。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俞。
蓄血:热毒流于下而瘀血。少阴症下利,便脓血。阳明症,下血谵语,必热入血室,头汗出。刺期门。
呕吐:表邪传里,里气上逆也。口中和,脉微涩弱。灸厥阴。战栗: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邪与正争,心战而外栗,为病欲解也。邪气内盛,正气太虚,心栗而鼓颔,身不战者,已而遂成寒逆者。灸鱼际。
四逆:四肢逆冷,积冷成寒,六腑气绝于外,足胫寒逆少阴也。身寒者,厥阴也。灸气海、肾俞、肝俞。
厥:手足逆冷,阳气伏陷,热气逆伏,而手足冷也,刺之。脉促而厥者,灸之。内庭大都。
郁冒:郁为气不舒,冒为神不清,即昏迷也。多虚极乘寒所致,或吐下使然。刺太阳、少阳井。
病头痛,或冒闷如结胸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不可汗。
自利:不经攻下自溏泄。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更衣。反小者,当温上,灸之以消阴。小便自利,手中不冷,反发热,脉不至。灸太溪。少阴下利,便脓血,刺之通用。
霍乱:上吐下利,挥霍撩乱,邪在中焦,胃气不治,阴阳乖隔,遂上吐下泄,躁扰烦乱也。或腹中痛绞刺。针委中。
腹痛:有实有虚,寒热,燥屎旧积,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合灸;不灸,令病人冷结,久而弥困。刺委中。
阴毒阴症:阴病盛则微阳消于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脐腹筑痛,厥逆或冷,六脉沉细。灸关元、气海。
太阳、少阳并病:刺肺俞、肝俞。如头痛,刺大椎。
小便不利:邪蓄于内,津液不行。阴寒甚,下闭者,灸之。
阴症:小便不利阴囊缩,腹痛欲死者。灸石门。
不仁:不柔和,痒痛寒,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散,血气虚少故也。若越人诊虢太子尸厥,以郁冒不仁为可治,刺之而痊者,神医之诊也。设脉浮洪,汗如油,喘不休,体不仁,越人岂能治哉?
以上见刘氏伤寒治例。
杂病◎风:大率主血虚气虚,火与湿多痰。
中风: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髎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
◎寒:见伤寒。
阴寒及陷下脉绝者,宜灸之。
◎发热:有寒潮热,烦热,往来热。
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以导气。
热无度汗不止:陷谷以泄热。
◎腹痛:有虚实,寒气滞,死血,积热,风湿,宿食,疮,痧,疝。
实痛宜泻:太冲太白太渊大陵三阴交。
邪客经络,药不能及,宜灸:气海关元中脘。
◎头痛:有风热,痰,湿,寒,真头疼,手足青至节,死不治。
灸,疏散寒。
脉浮刺:腕骨京骨。
脉长刺:合谷冲阳。
脉弦刺:阳池风府风池。
◎腰痛:有气虚,血虚,肾病,风湿,湿热,瘀,寒滞。
血滞于下:刺委中(出血)灸肾俞昆仑。又用附子尖、乌头尖、南星、麝香、雄黄、樟脑、丁香炼蜜丸,姜汁化成膏,放手内烘热摩之。
◎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针丘墟中渎。
◎心痛:有风寒,气血虚,食积热。针太溪然谷尺泽行间建里大都太白中脘神门涌泉。
◎牙疼:主血热,胃口有热,风寒湿热,虫蛀。针合谷内庭浮白阳白三间。
◎眼目:主肝气实,风热,痰热,血瘀热,血实气壅。
针上星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
痛者:针风池合谷
大寒犯脑,连及目痛,或风湿相搏,有翳:灸二间合谷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泻痢: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
陷下:灸脾俞关元肾俞复溜腹哀长强太溪三里气舍中脘大肠俞。
白痢:灸大肠俞。
赤痢:灸小肠俞。
◎疟:有风暑,山岚瘴气,食老疟,寒湿痹,五脏疟,五腑疟。针合谷曲池公孙先针,后灸大椎第一节,三七壮。
◎咳嗽:有风、寒、火、劳、痰、肺胀、湿。
灸天突肺俞肩井少商然谷肝俞期门行间廉泉扶突针曲泽(出血立已)前谷。
面赤热咳:针支沟。
多唾:针三里。
◎吐衄血:身热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针隐白脾俞肝俞上脘。
◎下血:主肠风,多在胃与大肠。针隐白灸三里。
◎诸气: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劳则气散,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针以导气。
◎淋:属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为寒,老人气虚。灸三阴交。
小水不禁:灸阳陵泉阴阳泉。
喉痹:针合谷涌泉天突丰隆,初起旁灸之,使外泄气。
头肿:针曲池。
◎诸疮:
瘰疬:灸肩井曲池大迎
缘唇疮:刺唇去恶血。
◎疝:有因寒,因气,因湿热,痰积流下。针太冲大敦绝骨灸大敦三阴交小腹下横纹斜尖,灸一壮。
◎脚气:有湿热,食积,流注,风湿,寒湿。针公孙冲阳灸足三里。
◎痿: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针中渎环跳(停针待气二时方可)灸三里肺俞。
◎喘:有痰喘,气虚,阴虚。灸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俞。
◎恶心:因痰,热,虚。灸胃俞幽门商丘中府石门膈俞阳关。
◎膈噎:因血虚,气虚,热,痰火,血积,癖积。针天突石关三里胃俞胃脘膈俞水分气海胃仓。
◎水肿:皮水,正水,石水,风水,因气湿食。针胃仓合谷石门水沟三里复溜曲泉四满。
◎臌胀:气胀、寒胀,脾虚中满。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头眩:痰挟气虚,火动其痰。针上星风池天柱。
◎痛风:风热,风湿,血虚有痰。针百会环跳。
◎肩臂痛:痰湿为主。灸肩髎曲池。
◎梦遗:专主湿热相火。灸中极曲骨膏肓肾俞。
◎痫:俱是痰火,不必分马牛六畜。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阳蹻(昼发)阴蹻(夜发)。
◎癞:感天地间杀厉之气,声哑者难治。针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塔上,亦去恶血。
以上见刘氏杂病治例。
◎疮疡;
河间曰:『凡疮疡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俞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从鬓出者,当从少阳五穴选用: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从髭出者,当从阳明五穴选用: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从胸出者:绝骨一穴。
《肠痈纂要》云:『千金灸法,屈两肘,正肘头锐骨,灸百壮,下脓血而安。』按河间疮疡,止论足三阳,而手足三阴、三阳未备,学者当引伸触类。又查《医学入门》杂病歌,痈疽初起审其穴,只刺阳经不刺阴。录之以备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