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战
【原文】
凡用兵之道,以计①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②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④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⑤。亮曰:“自董卓⑥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⑦,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⑧强者,非惟⑨天时,抑⑩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11),此诚(12)不可争锋。孙权(13)据有江东,已历三世(14),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15),利尽南海(16),东连吴、会(17),西通巴、蜀(18),此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19)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20)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21)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22)暗弱,张鲁(23)在北,民阜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24),信义着于四海,总览(25)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26),西和诸戎(27),南抚夷越(28),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9),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31)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霸业(32)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此计。
【注释】
(1)计:计算。这里指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基本条件的计算、判断,做出战略决策。
(2)法:兵法。此处及以后各篇中的“法”,均指古代兵法着作,其中大部分指《孙子兵法》。
(3)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引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意思是判明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掌握的方法。
(4)刘先主:即三国时蜀帝刘备(公元,下同161~223 年)。字玄德,琢郡琢县(令河北琢县)人。起兵后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及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207 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逐渐强大,夺得荆、益二州,221年建立蜀汉。
(5)诸葛亮:(181~234 年),字孔明。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你“卧龙”。后为刘备主要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拜为宰相。蜀后主刘禅即位后,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6)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本为凉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并州牧。189 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国政,为所欲为。后迁国都长安,引起袁绍、曹操等人反抗,192 年为王允、吕布所杀。
(7)曹操(155~220 年):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后荡平群雄,统一了北方,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曹操被尊为武帝。袁绍: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最初为司隶校尉,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被推为盟主,割据幽、冀、青、并四川,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军阀。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202 年病死。
(8)为:变为、成为。
(9)惟:是。
(10)抑:还是。
(11)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12)诚:真是。
(13)孙权:(182~252 年):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后扩展到整个长江中下游。229 年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14)三世:指孙坚、孙策、孙权三世。
(15)汉、沔(miǎn 免):即今之汉水。汉水有二源,北源称沔水,西源称汉水,二源在陕西南部合流后称汉水或沔水,今通称汉水。
(16)南海:泛指南方沿海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17)吴、会: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指令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18)巴、蜀:巴郡、蜀郡的合称,指今四川省。
(19)殆:大概、恐怕、也许。
(20)益州:在今四川。
(21)高祖:汉高祖刘邦。
(22)刘璋:字季玉,汉末江夏竟陵(今湖北省潜江西北)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的后代。继其父为益州牧,据有今四川地区。221 年刘备攻成都,刘璋出降。
(23)张鲁:东汉末年农民宗教组织“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的首领。字公祺,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汉献帝初,任益州牧刘焉的督义司马。191 年率徒众攻占汉中,建立政权。后投降曹操,封镇南将军、阆中侯。
(24)胄:帝王或贵族的后裔。
(25)览:通“揽”。揽:围抱,引申为招引。
(26)岩阻:险要。
(27)戎:古代中原人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28)夷越:古代中原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
(29)宛、洛:宛,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洛,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30)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区。
(31)箪食壶浆: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盛着酒。箪(dān 单),用竹或苇编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2)霸业:指统一大业。
【译文】
一般用兵的法则,应该把研究、谋划策略,放在首位。在还没有交战之前,先要了解清楚敌人将领的领导才能的高低,敌人的强弱,兵力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是否充足。敌我情况都研究考虑周到了,然后再出兵,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判断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该掌握的方法。
东汉末年,刘备驻在新野,三次前去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全国的谋略。诸葛亮说:“自董卓把持政权以来,豪杰纷起,割据称霸。跨州连郡割据一方的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名望小而且兵力少,但他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是掌握了有利时机,还是发挥了人的智谋。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没有人能与他较量啊!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并且百姓归附,又有贤能之士为他辅佐,对于他只可以互相支援,而不可与之为敌。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南方可以尽量利用南海的资源,东面连接吴、会,西面直通巴蜀,这是战略要地,然而荆州牧刘表却守不往它。这恐怕是上天送给将军的,将军有意于此吗?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汉高祖刘邦凭借它成就了帝业。刘璋昏庸软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刘璋虽然人口众多,国家富裕,但他不知道保护爱惜,那里有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后代,信义又传遍天下,并且广结天下英雄,求贤之心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扼守险要之处,西面与诸戎友好相处,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文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命一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转向宛、洛,你自己率领益州的军队进入秦川,老百姓谁能不担着酒和食物来迎接你泥?如果如此,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很好。”后来果然按照诸葛亮的计谋采取行动。
【简析】
“料兵制胜”,是用兵的要决。
趋利避害,是军事指挥员选择作战手段时必须运用的一条基本原则。采取军事行动前,应当冷静地分析双方的处境及利弊条件,从害中求利,争取主动。在公元200 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已经坚持半年了,士卒劳苦,后方政局又不稳定,困难很多,曹操打算退到许昌去。谋士荀攸认为这样做不好,他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我虽疲劳,困难不小,可袁绍的力量也损耗不少,接近衰竭,他的后方很远,光是供应粮食就很困难。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给袁绍致命地一击,一定会有转机。曹操听从了荀攸的建议,待机到袁绍的后方偷截粮道,乌巢劫粮,一下子使袁绍军队大乱。曹操从自己的不利认识到敌人的不利,等待时机,转患为利,取得了胜利。
料敌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趋利避害并不是只利不害。只利不害的便宜事固然有,但一般能做到趋大利而避大害。也就算是成功的了。打了胜仗,并不是自己一点儿损失没有,有些伤亡是难免的,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利,是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
1940 年11 月14 日晚上,德国的“海因克尔”飞机在月光皎洁的英国城市考文垂上空轰鸣,紧接着开始了长达10 个小时的空袭轰炸。考文垂市遭到了严重破坏。德国的这次空袭,代号为“月光奏鸣曲”。对于这次空袭,英国政府提前48 小时就破译了德国的空袭情报,了解到德国空袭的目的、采用的战术和飞机的飞行路线。英国为什幺不采取预防措施呢?这是因为英国事先收买了为德国制造“哑谜”密码机的工程师莱温斯基(波兰人),为英国制造了“超级机密”密码机,可以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定不对考文垂市发出预告,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因为一旦在考文垂市预告布防,引起德国的怀疑,德国就会变更密码。英政府这样做,虽然使考文垂市蒙受了很大损失,但在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长期斗争中,发挥了“超级机密”密码机的作用,在全局上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凡事分清利害,进而做到趋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除了对客观情况的分析判断,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主观努力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利与害上的得失。
总之,将帅对作战的胜负责任重大,所以要十分注意搜集情报,分析判断敌情。不明敌情,盲目求战,期求侥幸,其教训注定是惨痛的。对敌作战,应善于侦察,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出奇制胜。
凡用兵之道,以计①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②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④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⑤。亮曰:“自董卓⑥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⑦,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⑧强者,非惟⑨天时,抑⑩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11),此诚(12)不可争锋。孙权(13)据有江东,已历三世(14),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15),利尽南海(16),东连吴、会(17),西通巴、蜀(18),此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19)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20)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21)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22)暗弱,张鲁(23)在北,民阜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24),信义着于四海,总览(25)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26),西和诸戎(27),南抚夷越(28),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9),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31)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霸业(32)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此计。
【注释】
(1)计:计算。这里指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基本条件的计算、判断,做出战略决策。
(2)法:兵法。此处及以后各篇中的“法”,均指古代兵法着作,其中大部分指《孙子兵法》。
(3)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引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意思是判明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掌握的方法。
(4)刘先主:即三国时蜀帝刘备(公元,下同161~223 年)。字玄德,琢郡琢县(令河北琢县)人。起兵后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及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207 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逐渐强大,夺得荆、益二州,221年建立蜀汉。
(5)诸葛亮:(181~234 年),字孔明。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你“卧龙”。后为刘备主要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拜为宰相。蜀后主刘禅即位后,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6)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本为凉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并州牧。189 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国政,为所欲为。后迁国都长安,引起袁绍、曹操等人反抗,192 年为王允、吕布所杀。
(7)曹操(155~220 年):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后荡平群雄,统一了北方,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曹操被尊为武帝。袁绍: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最初为司隶校尉,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被推为盟主,割据幽、冀、青、并四川,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军阀。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202 年病死。
(8)为:变为、成为。
(9)惟:是。
(10)抑:还是。
(11)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12)诚:真是。
(13)孙权:(182~252 年):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后扩展到整个长江中下游。229 年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14)三世:指孙坚、孙策、孙权三世。
(15)汉、沔(miǎn 免):即今之汉水。汉水有二源,北源称沔水,西源称汉水,二源在陕西南部合流后称汉水或沔水,今通称汉水。
(16)南海:泛指南方沿海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17)吴、会: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指令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18)巴、蜀:巴郡、蜀郡的合称,指今四川省。
(19)殆:大概、恐怕、也许。
(20)益州:在今四川。
(21)高祖:汉高祖刘邦。
(22)刘璋:字季玉,汉末江夏竟陵(今湖北省潜江西北)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的后代。继其父为益州牧,据有今四川地区。221 年刘备攻成都,刘璋出降。
(23)张鲁:东汉末年农民宗教组织“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的首领。字公祺,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汉献帝初,任益州牧刘焉的督义司马。191 年率徒众攻占汉中,建立政权。后投降曹操,封镇南将军、阆中侯。
(24)胄:帝王或贵族的后裔。
(25)览:通“揽”。揽:围抱,引申为招引。
(26)岩阻:险要。
(27)戎:古代中原人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28)夷越:古代中原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
(29)宛、洛:宛,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洛,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30)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区。
(31)箪食壶浆: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盛着酒。箪(dān 单),用竹或苇编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2)霸业:指统一大业。
【译文】
一般用兵的法则,应该把研究、谋划策略,放在首位。在还没有交战之前,先要了解清楚敌人将领的领导才能的高低,敌人的强弱,兵力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是否充足。敌我情况都研究考虑周到了,然后再出兵,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判断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该掌握的方法。
东汉末年,刘备驻在新野,三次前去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全国的谋略。诸葛亮说:“自董卓把持政权以来,豪杰纷起,割据称霸。跨州连郡割据一方的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名望小而且兵力少,但他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是掌握了有利时机,还是发挥了人的智谋。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没有人能与他较量啊!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并且百姓归附,又有贤能之士为他辅佐,对于他只可以互相支援,而不可与之为敌。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南方可以尽量利用南海的资源,东面连接吴、会,西面直通巴蜀,这是战略要地,然而荆州牧刘表却守不往它。这恐怕是上天送给将军的,将军有意于此吗?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汉高祖刘邦凭借它成就了帝业。刘璋昏庸软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刘璋虽然人口众多,国家富裕,但他不知道保护爱惜,那里有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后代,信义又传遍天下,并且广结天下英雄,求贤之心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扼守险要之处,西面与诸戎友好相处,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文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命一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转向宛、洛,你自己率领益州的军队进入秦川,老百姓谁能不担着酒和食物来迎接你泥?如果如此,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很好。”后来果然按照诸葛亮的计谋采取行动。
【简析】
“料兵制胜”,是用兵的要决。
趋利避害,是军事指挥员选择作战手段时必须运用的一条基本原则。采取军事行动前,应当冷静地分析双方的处境及利弊条件,从害中求利,争取主动。在公元200 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已经坚持半年了,士卒劳苦,后方政局又不稳定,困难很多,曹操打算退到许昌去。谋士荀攸认为这样做不好,他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我虽疲劳,困难不小,可袁绍的力量也损耗不少,接近衰竭,他的后方很远,光是供应粮食就很困难。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给袁绍致命地一击,一定会有转机。曹操听从了荀攸的建议,待机到袁绍的后方偷截粮道,乌巢劫粮,一下子使袁绍军队大乱。曹操从自己的不利认识到敌人的不利,等待时机,转患为利,取得了胜利。
料敌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趋利避害并不是只利不害。只利不害的便宜事固然有,但一般能做到趋大利而避大害。也就算是成功的了。打了胜仗,并不是自己一点儿损失没有,有些伤亡是难免的,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利,是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
1940 年11 月14 日晚上,德国的“海因克尔”飞机在月光皎洁的英国城市考文垂上空轰鸣,紧接着开始了长达10 个小时的空袭轰炸。考文垂市遭到了严重破坏。德国的这次空袭,代号为“月光奏鸣曲”。对于这次空袭,英国政府提前48 小时就破译了德国的空袭情报,了解到德国空袭的目的、采用的战术和飞机的飞行路线。英国为什幺不采取预防措施呢?这是因为英国事先收买了为德国制造“哑谜”密码机的工程师莱温斯基(波兰人),为英国制造了“超级机密”密码机,可以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定不对考文垂市发出预告,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因为一旦在考文垂市预告布防,引起德国的怀疑,德国就会变更密码。英政府这样做,虽然使考文垂市蒙受了很大损失,但在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长期斗争中,发挥了“超级机密”密码机的作用,在全局上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凡事分清利害,进而做到趋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除了对客观情况的分析判断,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主观努力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利与害上的得失。
总之,将帅对作战的胜负责任重大,所以要十分注意搜集情报,分析判断敌情。不明敌情,盲目求战,期求侥幸,其教训注定是惨痛的。对敌作战,应善于侦察,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出奇制胜。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