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自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
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这时,魏将司马懿屯渭水。郭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不谓然。淮曰:“若亮跨登渭原,连兵山北,隔绝陇道。摇荡民心,此非国之利也。”懿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遂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淮将皆以为欲西图,淮独以亮见形于西,欲使兵众应之,必北攻耳。其夜,果攻阳隧,有备不败。
【译文】
凡与敌人作战,如果有地势便利的地方,应该抢先占据,依靠这种地形作战,战就能胜;如果敌人抢先一步,我军就不能进攻,应等候敌人内部发生变化,然后发动进攻才能胜利。兵法说:对互相争夺的地方不能冒然进攻。
三国,魏青龙二年(234 年),蜀将诸葛亮率军出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当时,魏将司马懿驻扎在渭水,部将郭淮推断诸葛亮必然争夺北原,主张抢先占据,议论的人全部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让诸葛亮登上渭河高原,连接上山北,切断陇南道路,那就会动摇民心,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司马懿认为他的话很对,于是就命郭淮率军驻守渭北高原。果然,防守的堑沟壁垒尚未筑成,蜀军便蜂涌而至。郭淮便率兵迎击。后来,又过了几天,诸葛亮忽然率主力向西进攻,郭淮手下将领都认为诸葛亮要向西进攻。惟有郭淮认为诸葛亮是故意西行,其目的是将魏军也引向西,然后一定会向北攻。当夜,诸葛亮果然攻打阳隧,魏军有了准备,终于没有遭到失败。
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自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
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这时,魏将司马懿屯渭水。郭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不谓然。淮曰:“若亮跨登渭原,连兵山北,隔绝陇道。摇荡民心,此非国之利也。”懿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遂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淮将皆以为欲西图,淮独以亮见形于西,欲使兵众应之,必北攻耳。其夜,果攻阳隧,有备不败。
【译文】
凡与敌人作战,如果有地势便利的地方,应该抢先占据,依靠这种地形作战,战就能胜;如果敌人抢先一步,我军就不能进攻,应等候敌人内部发生变化,然后发动进攻才能胜利。兵法说:对互相争夺的地方不能冒然进攻。
三国,魏青龙二年(234 年),蜀将诸葛亮率军出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当时,魏将司马懿驻扎在渭水,部将郭淮推断诸葛亮必然争夺北原,主张抢先占据,议论的人全部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让诸葛亮登上渭河高原,连接上山北,切断陇南道路,那就会动摇民心,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司马懿认为他的话很对,于是就命郭淮率军驻守渭北高原。果然,防守的堑沟壁垒尚未筑成,蜀军便蜂涌而至。郭淮便率兵迎击。后来,又过了几天,诸葛亮忽然率主力向西进攻,郭淮手下将领都认为诸葛亮要向西进攻。惟有郭淮认为诸葛亮是故意西行,其目的是将魏军也引向西,然后一定会向北攻。当夜,诸葛亮果然攻打阳隧,魏军有了准备,终于没有遭到失败。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