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战
【原文】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战。
战国,周赧王①三十一年,燕王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齐人杀淖齿,立太子法章,因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初,惠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于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士。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注释】
①周赧王:东周国王,姬姓,名延,或作诞。公元前314~前256 年在位。当时东周王室又分裂为两个小公国:东周公治巩(河南巩县西南),西周公治河南(王城,今河南洛阳市)。赧王寄居西周王城。周王室已成为大国奴役、掠夺的对象。赧王五十九年(前256 年)秦灭西周。赧王卒。后七年灭东周,周亡。
②乐毅:战国时着名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后因赵国内乱入燕,为上将军,佩赵相国印,总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他独率军攻入临淄,尽取齐宝物祭器运回燕国,封于昌国,号昌国君。留齐五年,攻下七十余城,唯即墨、莒未服。燕惠王中田单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以田单为将,打败燕军,收复全部失地。
【译文】
凡与敌国交战,可秘密等候其君臣办事时出现矛盾。如果有隙可乘,就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他们如果互相猜疑,就乘机用精锐部队去攻击,这样一定能得到自己要想的结果,兵法说:对和睦团结的敌人就要设法离间之。
战国时期,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 年),燕国将领乐毅同时率领燕和秦、魏、韩、赵军队讨代齐国,大破齐**队。齐湣王出逃到莒(今属山东)。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又聚兵攻莒。楚国将领淖齿想和燕将共分齐国土地,就厉数湣王的罪行,将他杀了。齐国人又杀掉了淖齿,拥立太子法章(即齐襄王),并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燕王攻打几个月仍未攻下,乐毅便将莒和即墨包围起来。即墨大夫战死后,城中人推荐田单作了将军,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当初惠王作太子时,与乐毅曾有矛盾。田单听到这件事,便施反间计说:“乐毅与燕王新王有矛盾,怕被杀死,想联合齐军。齐军还未归附,所以他缓攻即墨,等待齐国大夫从内部进攻。齐国人唯恐他再来攻即墨,那样即墨就完了。”燕惠王听了认为是这样的,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为将领,乐毅便投奔赵国。燕国将士因此不和睦了。田单诡诈地让一个卒子装成神师,并祭祀他,布列火牛阵,大败燕军,恢复了齐国城他七十多座,将齐襄王从莒城迎接至临淄。
【简析】
《孙子兵法-计篇》中曾经指出:“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要设法离间那些和睦团结的敌人。在敌人相互猜疑、毫不防备的情况下,发起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些都是军事家们取得胜利的奥妙所在,是不可以事先具体讲明的。”
中国周代的姜太公说:“在同敌国作战时,要注意发现它的好佞之臣,等待敌人内部发生变故,以便控制、操纵敌国的人心向背。还要注意观察敌国奸臣的意向,使其成为我们的间谍。”这是谈的离间之法。
古代兵书《兵法百言-本篇-借》主张:自己力量不足,就借助敌人的力量;自己不能直接杀掉的敌人,就借助敌人的刀去杀;自己没有金钱,就借助敌人的金钱;自己没有物资,就借助敌人的物资;自己缺少军队,就借助敌人的军队;自己的智谋行不通,就借助敌人的智谋,还主张对于有的事情,不必亲自去做,可以坐享其利;自己难于做到时,可以假手于人,甚至利用这一个敌人去借用另一个敌人。或者借敌人利用我们的机会加以利用,使敌人不知不觉地为我所用,即使敌人已经发觉被我借用但又不得不为我借用,那幺,这种借法就更高明了。
古代兵书的这些论述,把军事斗争中的“借”艺术讲得非常深刻而清楚。现代经济领域中高明的企业领导者对“借”的艺术运用得也十分精彩。在一次工业展览会上,有人对看守展品的一个姑娘说:“我是从某某来的,我们国家可以成为贵公司产品特别是这种产品的好市场。我可以负责推销。”姑娘回答说:“太好了,我们公司恰好打算明年生产并销售这种新产品,您把样品拿去吧。”这位姑娘不知不觉地被别人“借”了。她把本公司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商业意图告诉了竞争对手,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大得难以估计。又如,某公司向美国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这家银行的专家费尽心机也没有弄清楚那个公司的偿还能力。后来,该公司的会计师患了牙病,这家银行就通过牙医把一枚微型窃听器装进那个会计师的牙缝里。于是,会计师也不知不觉地被那家银行“借”去了。他所说的一切,都传送到了那家银行,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就被那家银行弄清了,其贷款申请也随之被拒绝。该公司因未申请到借款即告破产。以上这两个例子说得是“暗借”,即古书上说的“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然而,还有一种“借”法,比“暗借”更高,即“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比如,日本在发展汽车工业时,先是从西德买进转动发动机的专利,再加以研究,生产出了比西德更好的转子发动机,一举占领了欧洲市场,使西德过去生产这种产品的公司不得不停产。日本又采用同样的手法,生产了许多性能高、耗油低的小汽车,不断进入欧洲汽车市场,使欧洲的汽车生产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气愤。他们说:“日本剽窃了我们的技术,反过来又向我们兜售商品”。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战。
战国,周赧王①三十一年,燕王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齐人杀淖齿,立太子法章,因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初,惠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于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士。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注释】
①周赧王:东周国王,姬姓,名延,或作诞。公元前314~前256 年在位。当时东周王室又分裂为两个小公国:东周公治巩(河南巩县西南),西周公治河南(王城,今河南洛阳市)。赧王寄居西周王城。周王室已成为大国奴役、掠夺的对象。赧王五十九年(前256 年)秦灭西周。赧王卒。后七年灭东周,周亡。
②乐毅:战国时着名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后因赵国内乱入燕,为上将军,佩赵相国印,总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他独率军攻入临淄,尽取齐宝物祭器运回燕国,封于昌国,号昌国君。留齐五年,攻下七十余城,唯即墨、莒未服。燕惠王中田单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以田单为将,打败燕军,收复全部失地。
【译文】
凡与敌国交战,可秘密等候其君臣办事时出现矛盾。如果有隙可乘,就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他们如果互相猜疑,就乘机用精锐部队去攻击,这样一定能得到自己要想的结果,兵法说:对和睦团结的敌人就要设法离间之。
战国时期,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 年),燕国将领乐毅同时率领燕和秦、魏、韩、赵军队讨代齐国,大破齐**队。齐湣王出逃到莒(今属山东)。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又聚兵攻莒。楚国将领淖齿想和燕将共分齐国土地,就厉数湣王的罪行,将他杀了。齐国人又杀掉了淖齿,拥立太子法章(即齐襄王),并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燕王攻打几个月仍未攻下,乐毅便将莒和即墨包围起来。即墨大夫战死后,城中人推荐田单作了将军,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当初惠王作太子时,与乐毅曾有矛盾。田单听到这件事,便施反间计说:“乐毅与燕王新王有矛盾,怕被杀死,想联合齐军。齐军还未归附,所以他缓攻即墨,等待齐国大夫从内部进攻。齐国人唯恐他再来攻即墨,那样即墨就完了。”燕惠王听了认为是这样的,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为将领,乐毅便投奔赵国。燕国将士因此不和睦了。田单诡诈地让一个卒子装成神师,并祭祀他,布列火牛阵,大败燕军,恢复了齐国城他七十多座,将齐襄王从莒城迎接至临淄。
【简析】
《孙子兵法-计篇》中曾经指出:“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要设法离间那些和睦团结的敌人。在敌人相互猜疑、毫不防备的情况下,发起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些都是军事家们取得胜利的奥妙所在,是不可以事先具体讲明的。”
中国周代的姜太公说:“在同敌国作战时,要注意发现它的好佞之臣,等待敌人内部发生变故,以便控制、操纵敌国的人心向背。还要注意观察敌国奸臣的意向,使其成为我们的间谍。”这是谈的离间之法。
古代兵书《兵法百言-本篇-借》主张:自己力量不足,就借助敌人的力量;自己不能直接杀掉的敌人,就借助敌人的刀去杀;自己没有金钱,就借助敌人的金钱;自己没有物资,就借助敌人的物资;自己缺少军队,就借助敌人的军队;自己的智谋行不通,就借助敌人的智谋,还主张对于有的事情,不必亲自去做,可以坐享其利;自己难于做到时,可以假手于人,甚至利用这一个敌人去借用另一个敌人。或者借敌人利用我们的机会加以利用,使敌人不知不觉地为我所用,即使敌人已经发觉被我借用但又不得不为我借用,那幺,这种借法就更高明了。
古代兵书的这些论述,把军事斗争中的“借”艺术讲得非常深刻而清楚。现代经济领域中高明的企业领导者对“借”的艺术运用得也十分精彩。在一次工业展览会上,有人对看守展品的一个姑娘说:“我是从某某来的,我们国家可以成为贵公司产品特别是这种产品的好市场。我可以负责推销。”姑娘回答说:“太好了,我们公司恰好打算明年生产并销售这种新产品,您把样品拿去吧。”这位姑娘不知不觉地被别人“借”了。她把本公司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商业意图告诉了竞争对手,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大得难以估计。又如,某公司向美国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这家银行的专家费尽心机也没有弄清楚那个公司的偿还能力。后来,该公司的会计师患了牙病,这家银行就通过牙医把一枚微型窃听器装进那个会计师的牙缝里。于是,会计师也不知不觉地被那家银行“借”去了。他所说的一切,都传送到了那家银行,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就被那家银行弄清了,其贷款申请也随之被拒绝。该公司因未申请到借款即告破产。以上这两个例子说得是“暗借”,即古书上说的“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然而,还有一种“借”法,比“暗借”更高,即“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比如,日本在发展汽车工业时,先是从西德买进转动发动机的专利,再加以研究,生产出了比西德更好的转子发动机,一举占领了欧洲市场,使西德过去生产这种产品的公司不得不停产。日本又采用同样的手法,生产了许多性能高、耗油低的小汽车,不断进入欧洲汽车市场,使欧洲的汽车生产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气愤。他们说:“日本剽窃了我们的技术,反过来又向我们兜售商品”。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