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北直二
◇顺天府东至永平府五百五十里,南至河间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十四里,北至延庆州百八十里,东南至天津卫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万全都指挥使司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南京二千五百五十里。
《禹贡》冀州地按分州非始于《禹贡》,据其可信者言之,其在颛顼时曰幽陵。帝尧时曰幽都。帝舜时为幽州地。夏商时皆为冀州地。周亦置幽州。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秦为上谷、渔阳二郡地。汉初为燕国,又分置涿郡见下涿州。元凤初,改燕国为广阳郡。本始初,更为广阳国。东汉省广阳入上谷。永平八年,复置广阳郡郡治蓟。又幽州亦治此。魏晋皆因之。三国魏改为燕郡。晋为燕国建兴二年,石勒入蓟,执幽州都督王浚,以故尚书刘翰行幽州刺史。翰以幽州入于段匹?,其后复并于石勒。慕容隽尝都此其后苻坚、慕容垂代有其地。后魏亦为燕郡,兼置幽州。北齐置东北道行台。后周亦置燕郡,兼立总管府。隋初,郡废仍曰幽州仍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大业初,改曰涿郡。唐初复为幽州初置总管府,寻为大都督府。天宝初曰范阳郡范阳节度治此。上元中,史朝义伪改郡为燕京。乾元初,复为幽州亦为卢龙节度使治。李怀仙等据其地亦曰幽州节度。唐末为刘仁恭所据。后唐亦曰幽州。石晋初,归于契丹,改为南京幽都府,又改为燕京析津府《辽志》:初亦曰卢龙军。开泰元年,改为永安军。宋宣和四年,得其地改为燕山府。金仍曰燕京析津府,废主亮改曰中都大兴府。蒙古初,为燕京路。至元初,建中都。九年改为大都,而大兴府仍旧。一十一年,始改为大都路。明初曰北平府。永乐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今仍为顺天府,领州六,县二十。
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自汉以后,幽燕皆为巨镇。光武资其兵力,克复汉祚。其后,慕容隽窃据于此,遂兼河北。唐之中叶,渔阳倡乱,藩镇之患,实与唐室相终始。石晋以燕云入契丹,出帝之祸,不旋踵焉。宋争燕云,而力不能保也。靖康之辱,复蹈石晋之辙矣。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继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数百年。金梁襄言: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元木华黎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朔,一作沙,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明成祖分藩于燕,遂因以奄有九服。或者曰:燕都北倚边塞,南通齐赵,诚用武之地。但飞刍挽粟,必寄命于数千百里外,似非完策。元虞集尝言: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连青、齐,萑苇之场也。而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种,三年而征其税,可以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矣。至正十二年,脱脱为相,因宗其说,议立分司农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抵檀、顺,东及迁民镇迁民镇属今锦州府西废广宁前屯卫,皆设法耕屯。未几,复罢。前朝徐贞明言:京东诸州邑,皆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壤沃。自密云以东,至蓟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为力甚易,而丰润境内。濒海之田,几二百里,与吴越沃区相埒。国家据上游以控**,而远资东南数千里难继之饷。近弃可耕之田,为污莱沮泽,岂计之得者欤?
今京城,辽、金、元以来故都也。旧《志》: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亦曰燕京,改筑都城,其地在今城西南。内为皇城,周七里一百三步按《辽志》,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宫门曰宣教,后改曰元和。有门五,正南曰南端门,左为左掖门后改万春门,右为右掖门后改千秋门,西曰显西门设而不开,北曰子北门。外为都城,周三十六里。有门八,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金废主完颜亮改燕京为中都,命增广都城其内城周九里三步。南门曰通天门。大定五年,又改曰应天门,有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景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显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玄金大安三年,蒙古游奕至都城下,金主命术虎高琪屯通玄门,即此,曰崇智,曰光泰又有广阳门。金大安三年,命将分屯彰义、广阳二门。或曰广阳门,即阳春门也。元至元初,谓之中都。四年,于旧城东北改筑都城,亦建皇城于其中。都城方六十里,有门十一。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明初取元都,自齐化门入,东之左曰光熙按: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自大同遣兵犯阙。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战不胜,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九年,名曰大都城至正十九年,十一门皆筑瓮门,造吊桥以为守御。明初,改置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初,建为北京。四年,营建宫殿,百度惟新十八年,宫殿始成,乃缮治京城于内为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南曰午门亦曰承天门。今名**,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二门之内,有东西二阙门,北曰玄武门。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南曰大明门今曰大清门,曰长安左右门,东西曰东安、西安门。北曰北安门一名厚载门,亦曰地安门。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曰丽正门。今曰正阳门明正统初改。南之左曰文明门,今曰崇文门正统初改。今曰海岱门。右曰顺成门。今曰宣武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顺成门。东之南曰齐化门,今曰朝阳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齐化门;之北曰东直门。西之南曰平则门,今曰阜成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平则;之北曰西直门旧名彰义门。正统末,乜先薄京城,石亨败之于此。北之东曰安定门按:明景泰元年,英宗回銮,诏廷臣以次迎于龙虎台、居庸关,寻入安定门,上自迎于东安门,之西曰德胜门按:正统末,乜先薄都城,于谦阖德胜门军城外,即此。嘉靖二十三年,又筑重城,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曰广渠门今名沙河门、东便门,西曰广宁门、西便门。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是后以时修治。所谓京邑翼翼,四方之极也。
大兴县附郭。在城内东北隅。秦置蓟县。汉以后因之。州郡皆治此。辽改曰蓟北县,寻又改为析津县。金贞元二年,改曰大兴。今编户三十六里。
宛平县附郭。在城内西北隅。本蓟县地。唐建中二年,析置幽都县。辽开泰二年,改曰宛平。今编户七十五里。
○蓟城今府治东。古燕都也。《记》曰:武王克商,封帝尧之后于蓟。其后燕并蓟地,遂都于蓟。以城西北有蓟丘而名。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贲取燕蓟城,因置蓟县,属上谷郡。项羽封臧荼为燕王,都蓟。汉卢绾亦封焉。后为广阳国治。更始二年,光武以王郎新盛,北徇蓟。其后为刺史治。自魏、晋及唐,皆曰蓟县,州郡皆治此。石晋初,没于契丹,始改废焉。《元和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燕慕容隽都此,铸铜为马,城东南因有铜马门之名。又《旧唐书》:幽都县管郭下西界。建中二年,取罗城内废燕州?署置,在府北一里。即今宛平县治。
阴乡废县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汉置阴乡县,属广阳国。后汉省。其遗址,俗谓之笼火城。唐武德三年,窦建德遣将高士兴击罗艺于幽州,不克,退军笼火城。艺袭击,大败之。未几,复败建德军于笼火城。是也。○玉河废县,在府西四十里,本蓟县地。五代时,刘仁恭置。《辽志》: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因分蓟县置此县以供给之。辽亦为玉河县。今废。
宾义废县在府城内。唐贞观初,置顺州于营州南五柳戍,后寄治于幽州城内。天宝初曰顺义郡。乾元初复曰顺州,领宾义县一,后废。《唐书》幽州管内有广平县。天宝初分蓟县置。三载废。至德以后,复分置,后又省入蓟县。
征北小城在府东。或曰即后汉末公孙瓒所筑。初平四年,瓒与幽州牧刘虞积不相能,瓒筑小城于蓟城东南居之。虞发兵计瓒,反为所败。晋置征北将军,尝治此,因名征北小城。建兴三年,刘昆自太原奔段匹?。时匹?治蓟,琨别屯征北小城。是也。
纳降城在府城西。《唐会要》幽州城内有经略军,有纳降军。本纳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后置纳降军使戍守于此。西南又有安塞军赫连城。旧《志》:回城在蓟县东,唐营州尝寄治此。又有闾城,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亦曰关城,故城址在焉。
○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明正统十四年,乜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
○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之别阜也。巍峨秀拔,拱峙畿右,称为名胜。稍北曰玉泉山。金章宗?尝避暑于此,行宫故址在焉。其相近者,曰香山,有香山寺。明万历初,驾尝幸此。《志》云:香山之东,接平坡山,其上平原百里,烟云林树皆称奇胜。成化中,车驾尝幸此。其并峙者曰觉山、卢师山。又香山西南有五峰山,以五峰秀峙而名。自此而西,山之得名者,凡数十处,皆西山也。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瓮山。其西有龙泉,汇而为池,曰瓮山泊,潜通大湖。又有卧龙冈,在府西北四十五里。正统间,车驾尝幸此。又西五里曰翠峰山,山形奇峭,其阴有横岭如列屏,曰遮风岭。
仰山府西七十里。峰峦拱峙,中有平顶如莲花心,旁列五峰。金主?尝游此。又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山势磅礴,连拥三峰。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诸峰连绵而西,潭柘为尤胜。
○颜老山,在府西北百九十里。山之西南有石青洞,东北有柳林水。其相近者曰小龙口山。山有两崖,东崖在清白口社,西崖在清水社,有泉东入卢沟河。
分水岭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而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又十八盘岭,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折。
○青山岭府西百五十里。山四面高耸,中坦平,多产杉漆诸药。又摘星岭,在府西二百馀里,高耸云霄,仅通一径。
蓟丘在旧燕城西北隅,古蓟门也。《战国策》: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谓此。今有二土阜,林木蓊郁。
○龙头冈在府西北四十五里。五代梁乾化二年,晋将周德威攻燕,擒刘守光将单廷?于此。明正统中,车驾尝幸焉。旧《志》云:幽州东南有龙头冈。误。○卢沟河府西南四十里,自保安州流经西山中,东南出,地势平而土脉疏,最易冲决。有刘师堰,魏刘靖所筑,后废。又东南为白狼窝口,旧筑堤于此,袤百六十馀丈,曰固安堤。又东分二流,入通州及良乡县界。详见大川桑乾河。
大通河在府城东南。《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言水利,欲导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引一亩泉、玉泉诸水,经瓮八泊,至西水门入都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共一百六十四里有奇。每十里置一闸,以时蓄泄。从之。二十九年,开大通河。明年成。亦曰通惠河。自是都民免陆挽之劳,公私便利。欧阳玄曰:通惠河首导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会诸山之流,为七里泊。东流入都城西水门,汇积水潭,又东傍宫墙环大内之左,合金水河东折而南,出都城南水门。经大通桥,东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桥,又东会于白河。是也。《河漕考》:元时,通惠河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长五十余里,以障诸水入都城。前朝永乐四年,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青龙华家瓮山三闸,水冲决堤岸百六十丈。命发军民修治。五年,复言自西湖景东至通流凡七闸,河道淤塞。自昌平东南白浮村,至西湖景东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闸,请以时修治。今并湮废。又通州陆挽至都城,仅五十里。元人开运河,总计百六十里,置闸坝二十四所。然通州以西,虽有庆丰、文明、会川等闸,皆河流浅淤。而积水潭在禁城北,漕舟既集,亦无停泊之所。又分流入大内,然后南出,其启闭蓄泄,非人所得专,故通惠河几废。嘉靖六年,始浚大通桥至通州城北之石坝,凡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修庆丰上下二闸,平津上中下三闸,又东为普济闸以蓄水。造剥船,制布囊盛米,递相转输,以达都中。军民称便,俗谓之里漕河。
高梁河在府城西。自昌平州沙涧,东南流经高梁店,又东南流入都城积水潭。宋太宗伐辽,与辽将耶律沙等战于高梁河。是也。金人亦谓之皂河,上有高梁桥。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桥,为金将胡沙虎所败。《水经注》:高梁水至潞县注于潞河。今大通河,盖即高梁河下流也。
沙河府北六十里,即榆河也。《志》云:源出居庸关,至昌平旧县南而伏,又南十余里复出,流入宛平县界。《水经注》谓之湿余河。《辽史》作温榆河。自府北合清河,东流入顺义县,下流会于白河。或曰沙河有二源,一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一出昌平州西南之四家庄,径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二河分流至沙河店东南窦家庄,合为一,入通州界,注于白河。沙河店在二河之间,故名。永乐十二年北征,驾次清河。明日,次沙河。又明日,次龙虎台。是也。
○玉河在府西。源出玉泉山,流注西湖,经大内,出都城,东南入大通河。亦谓之御河。
清河府北二十里。源出昌平州一亩泉,流经双塔店,合双塔河入府境,东南流经此,又东会沙河,入白河。一云源出玉泉山,分流北出会于沙河。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镇大同,与太子有隙,遣兵犯阙,入居庸关。兵至清河,太子东走。未几,太子还宫,孛罗复犯阙,入居庸。太子率兵御于清河,军溃,遂南遁。
金口河在府西三十五里东麻谷,即卢沟河东岸。金人于此分引卢沟河,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以通漕运。下视都城,高十四丈余。金末,恐暴涨为害,塞之。元至元二年,郭守敬议按故迹开导,上致西山之利,下广京畿之漕。又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不果。至正二年,议者又欲于通州高丽庄开新河百十余里,而放西山金口河及引浑河之水,东流合御河,达通州,接引海运至大都城输纳。脱脱从之。役夫万余人,开河置闸。许有壬言: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足以为害,淤浅易塞,不可行舟,况西山水势高峻。金时在城北入郊野,虽有冲决,为害亦轻。今在都城西南,若霖潦涨溢,加以水性湍急,宗社所在,岂容侥幸?设或成功,一时亦不能保其永无冲决之患。不听。河成,果水急泥壅,不可行舟,复罢之。
海子《志》云:在宛平治西三里,旧名积水潭。凡西北诸泉入都城,皆汇于此。汪洋如海,因名。又有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明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养禽兽,种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一望弥漫。因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为南海子。正德十二年,猎于南海子,即此。
太湖府西南四十五里,广袤十数亩。傍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冻。东流为洗马沟,俗传光武徇蓟时,洗马于此。
○西湖,在府西玉泉山下,玉泉之水出石罅间,潴而为池,广三丈许。池东跨小桥,水经桥下,东流汇为西湖,周十余里,荷蒲菱芡,沙禽水鸟,称为佳胜。
车箱渠在府西北。曹魏嘉平二年,刘靖督河北诸军事。登梁山,观水道源流,乃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依北岸立水门。景元二年,又遣谒者樊良更制水门,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含润四五百里,灌田万有余顷。晋元康五年,靖子弘复修治之。《水经注》:高梁水首受湿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陵,故以名堰。后废。后魏正光二年,裴延亻?刺幽州,案戾陵诸?曷,广袤三十里,表求修复营造,溉田甚广,百姓赖之。
百泉溪在府西南十里丽泽关。平地有泉十余穴,汇而成溪,东南流为柳林河,下流注于卢沟河。
七里泊府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碾庄。自昌平州流经此,合高梁河。有青龙桥跨其上。又燕家泊,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广袤五十余亩,东南流入府西十里之玉渊潭,亦曰丁家潭。
○飞放泊在府东南,地名北城店,广三十余顷。又西有黄埃庄飞放泊。
○玄福宫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明永乐以后,车驾巡幸,每为驻顿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俗呼回龙观。又北十八里至沙河店,即昌平州之巩华城也。
○临朔宫在府治西南,隋时置宫于此。大业七年,伐高丽,至涿郡之临朔宫。将发,又类上帝于宫南。寻废。
西苑在皇城内。中有大液池、爱华岛。又苑之东北有万岁山,高耸明秀,蜿蜓磅礴。一名煤山。
○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牧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蕃息,为国家之利。
永平馆府南十里。一名碣石馆。辽时朝士宴集处也。又望京馆,在府东北三十里,亦辽时所建,为南北使饯息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即此。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又逾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又东北行七十里,即檀州矣。愍忠阁府西南十五里。唐贞观十九年,悯东征士卒战亡,收其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名哀忠墓。又建愍忠寺于城中。明改名观音阁。又延寿寺,亦在府西南旧燕京城内。宋靖康二年,金斡离不劫上皇,自青城由滑州至燕山馆于延寿寺,继又劫上皇及帝后居愍忠寺,即此。
王平口府西百二十里。中有百花陀,四围皆山,中为平川,约数十亩,地暖而肥,杉漆药草多生焉。金主?尝游此。明初华云龙言:自王平口西至易州西北五十里之官坐岭,关隘有九,相去约五百余里,俱冲要地,宜设兵屯守。是也。
○安礼寨,在府西南。宋太宗时宋琪言:安礼寨东瞰燕城,才及一舍,此周德威取燕之路也。卢沟桥府西南三十五里,跨卢沟河上。洪涛东注,若迅雷奔马,不可测识。桥为往来之孔道。金明昌初所建,长二百余步,名广利桥。元至正十四年,命造过街塔于桥上。明正统中及崇祯初,皆尝修治。《元史》:天历初,上都兵入紫荆关,游兵逼都城南。大都兵与战于卢沟桥,败之。明建文中,李景隆谋攻北平,燕将请守卢沟桥以御之。燕王曰:彼方图深入,舍此不守,彼必肆志,将受困于坚城之下,此兵法所谓利而诱之也。向设芦沟桥、王平口、齐家庄、石港口四巡司。
黄金台府东南十六里。又北里许为小黄金台。燕昭王尝于易水东南筑台,以延天下士。后人慕之,因筑焉。
○谎粮台,在府东南六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仓于此,以疑敌人。
郑村坝在府东二十里。明建文初,李景隆攻北平。时燕王在大宁,景隆因结营于郑村坝,以待其还。又平安攻北平营于平村,距城五十里。平村亦在府东。
良乡县府西南七十里。西至涿州七十里,东至通州武清县百七十里。春秋时,燕中都地。汉为良乡县,属涿郡。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属幽州。唐因之。圣历元年,改为固节县。神龙初,复故。旧治在涿州北四十里。五代唐长兴三年,移治于此。今城周二里,编户二十五里。○广阳城县东八里。汉县属广阳国。后汉建武初,封刘良为侯,邑属广阳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唐总章中,以新罗降户置归义州于此,后废。开元二十年,复置以处降奚。《唐书》:时信安王?破奚、契丹,奚酋李诗降,赐爵归义王、归义州都督。徙部落于幽州境内,即此。上元三年,史朝义自归义东奔广阳。此广阳谓密云郡之废燕乐县。后魏置广阳郡于燕乐,故云。所谓归义,即此城也。州寻废。或曰金广阳镇,盖置于此。阳乡城在县西北。汉县属涿郡。建武四年,讨彭宠,祭遵屯良乡,刘喜屯阳乡。是也。寻省。晋置长乡县,属范阳国。后魏因之。魏收《志》作苌乡。高齐时废。
○龙泉山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伏龙冈,在县西十里,以形势蜿蜒而名。又辽石冈,在县治东三里。《志》云:冈有古城五座,方圆棋布,冈顶有多宝佛塔,隋建。《金志》作料石冈。
○卢沟河县东十三里。自卢沟桥下分流经此,又东南流入固安县界。
阎沟河在县南。源出县西北龙门关口,东南流合于广阳水。《五代史》:契丹数抄卢龙诸州境,涿州运粮入幽州,彼辄伏兵于阎沟,掠取之。唐长兴三年,赵德钧镇卢龙,城阎沟而戍之,因移良乡县治焉,自此粮运稍通。《一统志》谓之盐沟水。
○广阳水,在县东。源出房山县北三十里之公村,经广阳故城下,
○南流与盐沟水合,注于桑乾河。
琉璃河县南四十里。《金史》谓之刘李河,旧《志》云即古圣水也。自房山县流经县界,至霸州入拒马河。元延?四年,于卢沟桥、泽畔店、琉璃河并置巡简司,即此。
○龙泉河,在县西。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下,西南流与琉璃河合,河滨有金时盘宁宫故址。又胡良河,亦在县西。源自房山,经涿州东北流入琉璃河。《金史》谓之胡梁河。
○天津关在县北百余里。自此而西,至易州涞水县,出大龙门,凡十五关口。中间差大者曰天门关口。或云天津口。一名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铁木真破金人瀛、莫等州,自大口逼中都。又元致和元年,上都诸王梁王王禅等袭破居庸,游兵至大口。天历二年,明宗和世?即位于和林北。南还。文宗图帖睦尔迎之,发京师,明日至大口。越二日,次香水园。又十九日,次于上都之六十店。所谓大口,皆天津口也。向设固节驿。固安县府西南百二十里,东至东安县九十里。汉置方城县,属广阳国。后汉属涿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范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固安县于此,属幽州。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贞观初,复属幽州。大历四年,改属涿州。辽金因之。元属霸州,又改属大兴府。中统四年,升为固安府。明初,复为县。今城周一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方城旧城《括地志》:在今县东南十七里。本燕旧邑。赵悼襄王初,李牧伐燕,取方城。《韩非子》:燕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山。是也。汉因置方城县。曹魏封刘放为侯邑。高齐时废。隋改置固安县。《唐志》:固安,武德四年,徙治章信城。贞观二年,又移今治。汉方城县地,《辽志》:西北去涿州九十里。是也。《五代史》:周世宗伐契丹,下关南嬴、莫二州,遣先锋将刘重进先发,据固安,即今县治。
临乡城在故方城县南十里。汉县,属涿郡。后汉省。刘昭曰:赵孝成王十九年,与燕易土,以临乐与燕,即此城也。《城邑考》:县西北有武阳城,相传燕昭王所筑。
○桑乾河县西北二十里。自良乡县流经县界,又东南流入东安县境,合于拒马河。《志》云:明正德中,桑乾河堤溃决,禾黍之场,悉为巨浸。嘉靖初,徙流县北十里,入永清县界。今雨潦浃旬,辄有冲决之患。
拒马河县西南二十里。《志》云:卢沟河入县境,复分流入霸州界,谓之拒马河。或谓之安阳河。五代周显德六年,世宗遣先锋将刘重进据固安,自至安阳水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又明建文时,燕王驻兵固安,渡拒马河,即此。
○韩寨营在县南。或以为古韩城也。《水经注》:方城故城东南有韩城。《诗》:溥彼韩城,燕师所完。郑玄曰:韩为猃戎所逼,稍稍东迁。韩王肃曰: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之寒号城。皆非也。今为韩寨营。又县西南十八里有李牧将台。一名雀台,音讹也。
栗园在县界。《括地志》: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粟,因有西园。北魏孝昌三年,上谷贼杜洛周遣其党曹纥真掠蓟南。幽州刺史常景遣将干荣击破之于栗园。是也。或曰园在易州。
永清县府东南百七十里,西北至东安县三十里。汉置益昌县,属涿郡。后汉省。唐如意元年,分安次县置武隆县,属幽州。景云初,改为会昌县。天宝初,改曰永清,属范阳郡。石晋时,没于契丹。周世宗复取之,置霸州,治此。景?二年,并入文安县。金复置县。今城周五里,编户二十一里。
○通泽废县在县西五里。隋大业七年置,属涿郡。寻废。
○拒马河在县南。自霸州流经东安县境,又东入县界,而注于武清县之三角淀,即卢沟河及易水之下流也。
东安县府东南百五十里,东北至县百十里。本汉安次县地,属勃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仍属燕郡。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元初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属大都路。明初,复为县。城周三里,编户四十四里。
○安次废县在今县西北。汉旧县也。光武初,追破尤来、大枪诸贼于安次,即此。《辽志》:唐武德四年,移治东南三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常道城。开元二十三年,又移耿就桥行市南,在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三年,避浑河水患,又移今治。《志》云:今县西北去旧治二十六里,在浑河水次,居民辏集,名旧州头。以元置东安州也。
常道城在旧州头西五里。郦道元曰故乡亭也。三国魏燕王宇之子璜,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司马昭迎立之。又晋司空刘琨尝守此,以拒石勒。北魏主宏封宇文英为常道乡公,皆此城也。魏收《志》:安次县有故苌道城。
○石梁城,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传辽古喇王所置州。
○卢沟河在县西。自固安县流入境。《元志》:皇庆初,浑河水溢,决东安境内黄埚堤一十七所。是也。又东南合霸州之拒马河。易水在县南。旧易水过安次县界,为固安河。今与拒马河同为一川矣。又县境有白祠沟水。《水经注》:白祀沟出广阳县之娄城店东南,经常道城,西去良乡城四十里。今堙。
东沽港县南五十八里。《志》云:自县西浑河分流而东,入武清县三角淀港,南有垂杨渡,下通河间府静海县。○卢王屯在县东。旧《志》:在常道乡东南二十五里。汉初卢绾屯军与刘贾夹攻燕者。绾寻封燕王,因名。亦曰卢绾屯。
香河县府东南百二十里。北至通州三河县六十里,西至县四十里。本武清县之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因民居聚集,遂置香河县,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初因之,后属州。明时改今属。城周一里,编户十里。
○扳罾口河在县西。源出通州之孤山麓,流经县界,入于白河。
龙湾河县南四十里。有大小龙湾,夏秋之际,二水合流,经宝坻县界入永平府昌黎县之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又有百家湾河,在县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
骆驼港在县北八里。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附见:
长陵卫在京城北,天寿山南。旧有历代陵卫,今见昌平州天寿山。又京城中有锦衣、羽林等三百余卫,分领禁军十余万,环有坊市,而统于五军都督云。
兴州中屯卫在良乡县治东。明初置于旧开平卫境,永乐四年移置于此。
○营州前屯卫,在香河县治东,明初置旧大兴卫境。永乐元年,移置于此。
通州府东四十里。东至蓟州一百二十里,南至天津卫二百十里,西北至昌平州一百十里。
春秋时燕地。秦属渔阳郡,两汉因之。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北齐时移渔阳郡来治。隋初郡废,属幽州。唐武德二年,置玄州。贞观初,州废,仍属幽州。辽因之。金天德三年,改置通州按:取漕运通济之意。元因之。明初,以州治潞县省入编户三十二里,领县四。今仍为通州,领县三。
州控驭营平,屏蔽京邑,屹为襟要。五代唐长兴中,赵德钧节度幽州,以契丹数入寇,乃城潞河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耕稼。明初,大兵由直沽下通州,元主遂北走。永乐以后,为积储重地。成化间,议者都督马永建议以州当东西北诸边之中,且有仓场、草场可供豢牧,欲训练重兵于此,随宜征调,以壮虎豹在山之势。议虽不行,识者韪之。嘉靖二十九年,虏阑入古北口,掠怀柔、顺义,宪臣王闻警,驰入通州,严津戍,焚薪刍,虏不得逞。盖州当檀、蓟东下之冲,襟河为险,犄角近郊,形援易达。况转输数百万毕集于此,绸缪可勿豫乎!
○废潞县今州治。汉置县,属渔阳郡。后汉兴平二年,刘虞从事鲜于辅等起兵报仇,破斩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升于潞北,即潞县北也。晋属燕国。后魏属渔阳郡。隋属涿州。唐初为玄州治,寻属幽州。金为通州治。明洪武初,省县入州。《城邑考》:州北三里有长城,相传秦将蒙恬所筑。五代唐赵德钧镇幽州时,契丹寇掠诸道,乃沿旧址城潞县而戍之。元初,隳坏城郭,兵燹之后,祗编篱寨而已。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孙兴祖从大将军徐达定通州,督军士修之,始?以砖石,周围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为濠。又有新城在州西门外,景泰初所筑,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仓,盖明时岁入东南漕运四百万石,折十之三贮于通仓,故为城以屏蔽之。万历二十二年,增修。《志》云:州旧城西北隅有佑胜教寺,内建浮屠十三层,高共四百尺,创于唐贞观七年,历五代辽、金、元,而始成为州城之形胜。
○孤山州东四十里。四面平旷,一峰独秀,因名。靖难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宁还,至孤山,列陈于白河西。嘉靖中,虏帅俺答入犯,亦营于此。
○白河州东二十里。源出宣府卫龙门所东滴水崖,东流经密云县,入通州界,其支流亦从石塘岭过怀柔县西,顺义县东,入通州东境合焉,东南经县、武清县东,而入直沽,合卫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水经注》:沽河出御夷镇北塞中,南通潞县为西潞水。后汉建武二年,遣将邓隆讨彭宠于渔阳,隆军潞水南,为宠所败。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范阳。高宝宁时据和龙,引兵声援,至潞水,昌期已为周军所平,乃还。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契丹孙万荣作乱,寇掠河北诸州,既而败走潞水东,为其下所杀。宋宣和六年,金斡离不自平州破檀、蓟,至三河,郭药师迎战于白河,败还,遂以燕山一路降金。前朝嘉靖二十九年,虏自古北口阑入近境。都御史王驰至通州,收艚舟舣潞河西,勿使为寇用。寇屯河东二十里孤山、洳口诸处,阻水不得渡。是也。《志》云:河两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一统志》:白河,一名白遂河。浑河在州西南。自卢沟桥分流,经州南十五里,谓之张家湾。《志》云:张家湾,以元时万户张?督海运至此而名。今东南运艘,由直沽至河西务,凡百十里,又百三十里至张家湾,乃运入通州仓。官民舟航,皆骈集于此。《燕录》:白河至州东,折而迤西处,曰张家湾。盖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也。今置张家湾巡司,移和合驿于此。
通惠河在州城西,即大通河也。自京城东至州城南,会于白河。又南会直沽入海。凡二三百里,俱曰通惠河。元至元十七年,浚通州运河,即此。今城西六里有永通桥,跨通惠河之上,明正统十三年建。余详京城大通河。金盏儿淀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因名。或云即古夏谦泽。胡氏曰:夏谦泽在蓟北二百余里。
○大通关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百货汇集处也。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又旧城北门外有北关巡司。
○虹桥,在州南。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罗帖木儿自大同引兵犯关,遂擅政。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讨,孛罗遣其党姚伯颜不花拒之。至通州,河溢,乃营虹桥以待。也速出不意,袭斩之。《志》云:州南三十里有弘仁桥,今置巡司于此。高丽庄在州西十三里,卢沟河所经。又州西二十里曰大黄庄州,西十里曰东留村,州东十里曰召里店,皆官军巡哨处也。《边防考》:州境有烟墩五,曰召里店、烟郊、东留村、大黄庄、高丽庄,即此。又有马房八,俱在州北二三十里内。又草场三,曰崇教、鸣玉、花园,俱在城西南十里内。又有和合驿,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万历四年,移张家湾。旧城东关外。又有潞河水马驿。
三河县州东七十里。东至蓟州七十里,本潞县地。唐开元四年,分潞县置三河县,以地近七渡、鲍丘、临三水而名,属幽州。十八年,改属蓟州。金改隶通州。今城周六里,编户三十五里。
○平谷城在县西北。汉置县,属渔阳郡。后汉建武初,光武遣十二将追破大枪五幡于平谷,即此。县仍属渔阳郡。晋省。石赵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潞县。○安乐城,在州西北。亦汉渔阳郡属县。更始初,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后汉仍属渔阳郡。曹魏景元四年,灭蜀,封后主禅为安乐公。晋亦曰安乐县,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潞县。
三河城旧城在今县东三里河南,被水冲废。后唐长兴三年,幽州帅赵德钧于幽州东北百余里城三河县,以通蓟州运路。契丹来争,击却之。边人恃以少安。《城邑考》:今城即赵德钧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阔三丈,深半之。嘉靖二十九年虏临城下,知县张仁增高五尺。四十二年,寇夹城南掠,知县刘文彬又增高五尺云。
临城在县南,石赵所置。以临水而名,亦曰临渠城。晋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赵,出徒河,收乐安、北平兵粮,与其主隽会于临渠,即此城也。后魏废。唐武德二年,置临县,属玄州。贞观初,省。《新唐书》:蓟州有临渠府,府兵所居也。时盖置于此。徒河见废大宁卫,乐安见永平府。
○华山县北三十里。一名兔儿山,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口。
○灵山,在县北十五里。三面出泉,《形胜记》所谓北倚灵山者也。又县东二十里,曰段家岭,在官道傍。
○鲍丘河在县西南,即白河之别名也。自密云县流经通州东境米庄村,又流经县界,至宝坻县境,合于河。
河在县北。自蓟州平谷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入宝坻县界,合于鲍丘河。《竹书》: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水,齐师遁。或以为即是水也。又《唐志》:县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顷。渠河即河之讹矣。
洳河在县西。自密云县石峨山流经县境,至县东南,入河。嘉靖中,虏俺答突犯,营于孤山洳口,即洳河之口也。又七渡河,在县西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
○泥洼镇县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旧有五槐公馆。又西二十里,曰烟郊店,与通州接界,有官兵戍守。○唐会庄,在县境。《屯政考》:县多旷土,宜耕屯。有唐会庄,为昔时垦植之址。
武清县州东南五十里。又东南至天津卫百二十里,东至宝坻县九十里。汉置雍奴县,隶渔阳郡。后汉因之。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隋属幽州,唐因之。天宝初,改为武清县。元属州。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雍奴城在县东,汉县也。后汉建武二年,遣朱浮等讨彭宠,浮军雍奴。又光武封寇恂为侯邑。《魏志》:张?从击袁谭于勃海,围雍奴,大破之。《城邑考》:唐改雍奴为武清,其旧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庄南。明初,因水患移今治,去旧城八里。旧无城,正德六年,罹贼变,知县陈希文始筑土垣为固。嘉靖二十二年,改筑土城。隆庆三年,?以砖石,即今城也。
泉州城县东南四十里。汉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雍奴县。《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相传战国时燕所筑。
○白河县东三十五里,即运河也。北接县,南达天津。《元志》云:卢沟河与白河合流,溃决为害。至大二年,决县境皇甫村。延?初,决刘家庄,皆兴役修塞。
泉州渠在县南。建安十一年,曹操将击乌桓,凿平虏渠、泉州渠以通运。《操纪》云:凿渠自呼沱入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音孤。或曰即直沽也。,音句。《水经注》:水出无终县西山,西北流,过平谷县而东南流,又南流入鲍丘河,又东合泉州渠口,操所凿也。渠东至辽西郡海阳县乐安亭南,与濡水合而入海。海阳乐安,今见永平府。
三角淀在县南,周回二百余里,即古雍奴水也。《水经注》: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曰范瓮口,王家陀河、掘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皆聚于此,东会于直沽港,入于海。一名笥沟水。
直沽县东南百二十里。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又东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谓之三会海口。元延?三年,于此置海津镇。前朝天顺二年,议自小直沽凿河四十里,达蓟州,以免海运,每三年一浚。寻罢。《志》曰:大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地势卑下,一遇霖潦,直与海平。昔人尝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赋。今府境诸水,类以直沽为壑。有小直沽巡司。
○清沽港,在县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由直沽入于海。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
○河西务县东北三十里。自元以来,皆为漕运要途。《元史》:至元二十五年,置漕运司于此,领接海运。明初,大军由直沽败元人于河西务。今为商民攒聚、舟航辐辏之地,设户部分司驻焉。隆庆六年,筑城环之,可以守御。有河西驿,并置巡司于此。
杨村驿县南五十里。《舆程记》:杨村而东二十里为桃花口,又二十里为丁字沽,由杨村而西北四十里为黄家务,又三十里为河西务,皆运道所经也。前朝建文三年,平安败燕兵于杨村,进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即此。旧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驻于此。又杨青驿,在县东南百五十里,旧置驿并递运所于此。嘉靖十九年,改置于天津卫。今属河间府静海县。《志》云:县南百里又有韩家树河泊所。今亦废。新庄在县西南八里,亦运河所经。今为新庄铺。《元志》:县有北王村庄、刘邢庄及永兴。广赋诸屯,俱并浑河堤岸,修塞不一。又县有八里庄。正德中,贼刘六等作乱,官军击之于八里庄,败绩。
霍堡在县西。唐武德初,窦建德攻幽州,不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县,为幽州总管罗艺所败。堡盖居人霍氏所筑以自固处也。又马百户屯,在县西南十五里。又县北三十里有水店,皆为往来孔道。
县州南四十五里,南至武清县七十里,汉雍奴县地。辽初为阴镇,后升为阴县,以在河之南也。元至元十三年,升为州,属大都路。明初,复为县,改今属。城周二里,编户十五里。县今废。
○白河县东四里。自通州流至此,又东南入武清县境。《志》云:白河滨有长陵营、马头店、白浮圈、曹家庄、诸堤铺,皆运河必经之道也。
河在县西,一名新河。自卢沟河分流至县界,析而为三。其正河为河,东入白河。其一为新庄河,南流入武清县界。其一为黄河,东注马家庄之飞放泊,各去县十里。
延芳淀在县西。广数百亩,中多菱芡、骛雁之属。辽时,每春季则弋猎于此。
○得仁务县南二十五里。又县东十二里,有两家店,皆官道所经也。○晾鹰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数丈,周一顷。元时,游猎多驻于此。
枣林在县西北。元致和元年,上都兵破通州,燕帖木儿与战于檀子山之枣林,败之。至正十八年,山东贼田贵等攻州,至枣林,败元兵,遂略柳林,逼畿甸。檀子山,或曰县境小阜也。
○柳林,在县西。元至元十八年,如州,又如柳林。是后,皆以柳林为游畋之地,建行宫于此。宝坻县州东南百二十里。北至蓟州九十里,南至天津卫百六十里。汉泉州县地,后唐于此置盐仓。金初为新仓镇。大定十二年,分香河置宝坻县。承安三年,升为盈州,寻复为宝坻县。以境内产盐而名。元隶大都路。明初,改今属。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三十二里。
○秦城县南十里。相传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尝驻跸焉。又县东南有梁城,《志》云唐末刘仁恭所筑。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
○三叉城,在县东北。《唐志》:檀州有三叉城,盖置于县之三叉口。○潮河县东二十里,一名白龙港。其上源一自遵化州之梨河,一自三河县之河、鲍丘河,至县界三叉口合流,亦曰粮运河,东南入于海。
柳沽河县东北三十里。玉田县之水,会流入县境,曰柳沽河,下流注于白龙港。又县东南有草头湖,遵化、丰润县境之水流入县界,溢而为湖,俱会潮河入海。
红心堤《志》云:在县东南二百里,逼近海口。相传秦始皇所筑。潮水虽满,而堤不没。○朱家庄在县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庄,皆当往来通道。又杨家庄,亦在县西。明季官军尝败贼于此。
○王甫营,在县北三十里。又县北八里有桥头店。县东南百二十里有黄沽店。俱官军巡戍处。
驻马台县南五里。金主?曾驻于此,一名歇马台。《志》云:县东南百六十里有将台,五代时燕刘守光所置。亦名芦台。今有芦台巡司。
附见:
通州卫在州治南。明建文四年,成祖置卫于此。又有左右二卫,俱永乐中建。
神武中卫亦在州治南。建文二年,燕王所置。又有定边卫,在州治西南,则建文四年所置。
○兴州后屯卫,在三河县治西,永乐二年改建于此。又营州后屯卫,在县治东南,亦永乐二年建。又武清卫,在武清县治东,永乐四年建。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东南百四十里。明建文二年,燕王于故梁城置。
霸州府南二百十里。东至天津卫二百六十里,南至河间府二百里,西至保定府二百七十里。
春秋时燕地。秦属上谷郡。汉属勃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章武国。后魏属章武郡。隋初,属瀛州。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初,属幽州。天宝初,属范阳郡。五代石晋时,入于契丹。周世宗收复,始置霸州,为重镇。宋亦曰霸州治文安县,郡名永清。金元仍旧明改治益津县。明初以州治益津县省入,仍曰霸州编户三十一里,领县三。今亦曰霸州。
州倚神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东西联络。周世宗收复关南,而河北之民得以稍安。宋修其制,增戍守,浚塘泊。白沟带水,俨然天堑。尔时之霸州,无异汉之上郡、云中,唐之朔方、灵武。国家锁钥深严,州在畿辅间,实为堂奥,以内然烽火易警,刁斗相闻,制胜出奇,利于形援。此辅车之势,习坎之防,州似缓而实切也。
○益津废县今州治。唐为永清县地,置益津关于此,后没于契丹。五代周显德六年,收复,因置霸州,治永清县,关属焉。宋以霸州治文安。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益津县,徙州治此。元亦为霸州治。明初,省。《志》云:州城相传燕昭王所筑,宋将杨延朗增修。又州南关有古城址,相传赵武灵王筑。皆传讹也。《城邑考》:州旧有土墉,盖金元时所筑。明弘治中,始砖?北面。正德中,复修完三面。嘉靖十九年,增修。城周六里有奇。
信安城州东五十里。唐置淤口关,后没于契丹。周世宗收复,置淤口寨。宋太平兴国六年,置破虏军。景德二年,改信安军。金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属霸州。元光初,升为镇安府。元府县俱废。《志》云:信安东三十里有狼灭城。又十里为忻城,宋将杨延朗屯兵拒契丹于此。
○平曲城,在州东三十里。《寰宇记》:汉景帝六年,陇西太守公孙浑邪封平曲侯,即此城也。《括地志》云:平曲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莫金山州南十八里。相传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设莫金口寨于此,俗名口头村。
○台山,在州东三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鼎峙。又东南五里,有雁头山,以鸿雁群集而名,宋时有雁头寨。又南山在州东七十里,乔林修竹,周匝十数里,为州之胜。
○巨马河旧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县流入。《志》云:巨马河自卢沟河分流,经固安县,过州治北,东合白沟河。后徙流州治西,会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马、琉璃诸河复合流,经州治北,东入东安、永清县界。
○霸水,在州南三里,旧《志》云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东,会于巨马河,州以此名。今堙废。沙河在州南。又有唐河,与沙河合流而东。盖九河之水,汇流于安州雄县之界,溢而旁出者也。东经文安县界入海,其入海处呼为飞鱼口。《寰宇记》谓之五渠水,又谓之长鸣水。《志》云:城西有瓦河水,亦流合于沙河。
○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乡县合上流诸水,东南流入州界,会于拒马河,至州东四十五里苑家口,洪涛弥望无际。或谓之夹河。今有苑家口巡司。又有通济河,自苑家口达栲栲圈,以注于高桥淀。弘治中,作大桥于苑家口,既以障冲波,复以便行旅。永济渠在州东。《宋志》:信安军有永济渠。咸平中,置缘边塘泺。东起乾宁军,西至永济渠,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诸水,横广百二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深丈余,或六尺。以为边备。今皆废。
高桥淀州东七十里。周。三十里,其西有栲栳圈,众流所聚也。北入柳义河,东会堂儿淀。《志》曰:州川原平衍,厥壤卑下,西北诸山之水,多汇于州境,然后东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于海。弘治中,筑河堤,起涿州东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赵村务临津水口,经州南关,长三百余里,广寻有二尺,趾倍之。崇丈有八尺,傍植榆、柳以为固。其间为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县之苏家桥,大城县之辛张口而止。今多崩坏。○益津关见上益津废县。五代周显德六年,周主自乾宁军独流口溯流而西,至益津关,契丹将以城降。自是以西,水路渐隘,乃舍舟而进,至瓦桥关。是也。乾宁军见河间府青县,瓦桥关见保定府雄县。○淤口关,即废信安县。五代周显德六年,取益津关,又取淤口关。王应麟以淤口为三关之一。鹿角寨州东南六十里。宋置鹿角等八寨,俱属文安县。元丰四年,割鹿角寨,隶信安军。金废。
○大良驿,在州东八十里。又州东南百二十里,有苏家浅,亦往来孔道也。
文安县州东南七十里,东南至河间府静海县八十里。汉旧县,属勃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属章武国。后魏属章武郡。隋属瀛州。唐初因之。景云二年,改属莫州。宋为霸州治。金大定中,徙州治益津,以县属焉。今城周八里,编户三十四里。
○文安城县东北三十里,汉置县于此。今县治乃三河口之丰利县,当三河合流处。隋大业九年,炀帝征辽经此,以其冲要,乃立县治焉,亦属瀛州。唐初因之。贞观二年,徙文安县治丰利,以丰利县并入,而文安旧城遂废。周世宗置霸州,发滨棣丁夫城其地。即今县城也。广陵城县西北二十里,与保定县接界。宋时聚粮于此,以守益津关。《城冢记》:县西一十七里,有古南北二卢蒲城。《左传》昭三年,齐侯放卢蒲?于此,营二城以居。后入燕境。○易水在县南。自保定县流入境,即沙河诸水下流也。《水经注》:易水东至文安,与滹沱河合。《寰宇记》:滹沱河在县西三十里,又东溢为赵淀。《图经》云:县有狐狸淀,俗谓之掘鲤淀。今川原改易,滹沱经县东南,未尝经县西也。
火烧淀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亩。县境有石沟、折河、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东入卫河,达于直沽。《元志》:河间府境有黄龙淀,自锁井口开凿至文安县玳瑁口,通泺水,经火烧淀,转流入海。今堙废。
水纹淀旧在县西。宋起塘泺,东自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纹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横广七十里,纵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广七尺。寻废。
○武平亭《括地志》云:在文安县北七十二里。今名渭城。战国时地属赵。《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徙漳水武平西。二十六年,徙漳水武平东。盖是时,漳水北入大河也。
○安平寨,在县西北三十里。宋置,金废。《宋志》:县有刘家涡、刁鱼、阿翁、雁头、黎阳、喜涡等寨。政和三年,改刘家涡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是也。
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之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即此。
大城县州南百三十里。东南至河间府青县八十里,西至河间府任丘县九十里。汉为东平舒县,属勃海郡。以代郡有平舒县,故曰东平舒。后汉属河间国。晋为章武国治。后魏曰平舒,亦为章武郡治。隋初废郡,县属瀛州。唐武德四年,县属景州。贞观初,仍属瀛州。五代时改为大城县,改属霸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章武城县南四十七里。汉置县,属勃海郡,在今沧州境。后魏正光中,析置西章武县,属章武郡,盖治于此。高齐省入平舒县。
○平陵城,在县东北百里,汉武帝封苏建为平陵侯,盖邑于此。○黄汊河县东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文安县分流入县境,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
孝顺洼在县西。相传唐太宗征辽,万马所饮而成。又县北有麒麟洼,昔尝产麟于此。
保定县州南四十里,本涿州新镇地。宋太平兴国六年,置平戎军。景德初,改保定军。宣和七年,降为保定县,属莫州。金属雄州。《元志》: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县。四年,复置,属霸州。今城周三里,编户六里。
○玉带河在县北。绕县东南,入于磁河。或曰即霸水之下流也。《宋志》:缘边塘泺,其一水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军父母寨,合粮料淀、回淀诸水,横广二十七里,纵八里,其深六尺,后废。又云:初霸州至保定军并塘岸水最浅,故延平、景德中,契丹南牧,每以霸州信安军为归路。
磁河在县西。《一统志》:源自保定府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县为瓦济河,至保定县为磁河,东南流入文安县界。《志》云:县东北自路疃村起,直抵西营、唐头等村,计长四十里。其南为文安县界,北则霸州也。议者谓决霸州之堤,以疏水性,而筑大堤于南,以卫文安,则畿南十数州,皆可免于水患。
○桃花寨在县北。《宋志》:保定军旧有寨二,曰桃花,曰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曰安宁,而桃花仍旧。金皆废。
涿州府西南百四十里。南至河间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一百九十里,东南至霸州一百二十里。古为涿鹿之野。春秋时为燕之涿邑。秦为上谷郡地。汉高分置涿郡治涿县,后汉因之。三国魏改为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后魏为范阳郡俱治涿县,魏收《志》:永安三年,尝移置平州于此。后齐、后周因之。隋初废郡,属幽州。大业初,改幽州为涿郡治蓟。唐仍属幽州。大历四年,析置涿州幽州帅朱希彩表置,领范阳、归义、固安三县。五代晋入于契丹,仍曰涿州,亦为永泰军。宋宣和四年,收复,改军名曰威行亦为涿水郡。金仍为涿州。元初升涿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国初因之,以州治范阳县省入编户四十六里,领县一今仍为涿州。
州控西山之险,据上游之势,北通上谷,俯视关南、督亢、膏腴、岐沟隘险。居庸、紫荆为之外障,大安、房山为之内阻。汉置涿郡,形胜甲于河北。五代时,河东由此并燕。宋争幽、蓟,往往取道于涿州,以其地形四通也。自正统以来,四郊屡警,增兵置戍,恃为肘腋之地。
○范阳废县今州治。本燕之涿邑。汉置涿县,为涿郡治。魏晋以后,范阳郡国皆治焉。后魏孝昌三年,上谷贼杜洛周南趣范阳,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废范阳郡,县属幽州。唐武德七年,改涿县曰范阳。宝应二年,史朝义败走范阳县,其将李怀仙遣兵拒守,朝义至,不得入。大历四年,幽州帅朱希彩复奏置涿州于此,后因之。明初,废县入州。《城邑考》:州城形如凹字,相传汉初卢绾所筑旧址。明景泰初,增修。周九里有奇。
西乡废县州西北二十里。汉县,属涿郡。后汉省。或谓之都乡城。又良乡旧城,在州北四十里,汉置县治此。五代时,始移今治。
○废凛州,在州境。《唐志》:天宝初,置于范阳县界,以处降胡。○独鹿山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汉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萧关,历独鹿、鸣泽,从西河还,即此。
○龙安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时有云气腾扰如龙,山盖大房诸山之支陇也。
○涿水州北三十里。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经山谷中,历房山县界,东南流至州北,又南合于挟河。
○胡良河,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东麓,流入州境,又南与挟河合流,入良乡县界,注于琉璃河。《志》云:琉璃河,即圣水也。自房山县流经州北,大房山之孔水入焉。石桥跨其上,形势巨丽,亚于卢沟。
挟河州西北二十里。《一统志》:自房山县流入州界,与胡良河合,入于琉璃河。一名挟活河。汤有光曰:涿水源从大同得胜堡虏地界入,至老班沟,一入涞水县,一入涿州,沙水俱活,东西不定,故谓之挟活水。又谓之圣水。经督亢亭及州南一带,至新城县,皆是涿水下流。北魏刺史卢文伟修为陂,以资灌溉,民享其利。亦名巨马河。《水经注》:巨马水经督亢泽,北屈汇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
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涞水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巨马河,范阳之名本此。又州境旧有桃水。《水经注》:桃水出涿县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东北与洹水合,至涿县东,与圣水合。今水流迁徙,非复旧迹矣。
北涉沟在州西北。自涞水县流入,即故洹水也。又南涉沟,即故督亢水也。《一统志》:良乡县东有南涉沟、北涉沟。盖谓州北故良乡县耳。
岐沟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沟,又为祁沟。唐末设关于此。晋王存勖天?十年,遣周德威出飞狐攻燕,与镇定兵会于易水,进攻祁沟关,下之。遂围涿州,守将以城降。胡氏曰:关在易州拒马河之北,自关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马河而东至新城县四十里。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与契丹将耶律休哥战于岐沟关,败绩。彬等夜渡拒马河,南趋易州,休哥领精兵追及,溺者不可胜计。宣和中,亦尝设关于此,以备金。
督亢陂州东南十里,其地沃美,即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刘向《别录》云:督亢,燕膏腴之地也。北魏主诩时,幽州刺史裴延亻?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又北齐主高演初,平州刺史稽晔开督亢陂,置屯田,岁收稻粟四十万石。《括地志》:督亢陂径五十余里。《寰
《禹贡》冀州地按分州非始于《禹贡》,据其可信者言之,其在颛顼时曰幽陵。帝尧时曰幽都。帝舜时为幽州地。夏商时皆为冀州地。周亦置幽州。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秦为上谷、渔阳二郡地。汉初为燕国,又分置涿郡见下涿州。元凤初,改燕国为广阳郡。本始初,更为广阳国。东汉省广阳入上谷。永平八年,复置广阳郡郡治蓟。又幽州亦治此。魏晋皆因之。三国魏改为燕郡。晋为燕国建兴二年,石勒入蓟,执幽州都督王浚,以故尚书刘翰行幽州刺史。翰以幽州入于段匹?,其后复并于石勒。慕容隽尝都此其后苻坚、慕容垂代有其地。后魏亦为燕郡,兼置幽州。北齐置东北道行台。后周亦置燕郡,兼立总管府。隋初,郡废仍曰幽州仍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大业初,改曰涿郡。唐初复为幽州初置总管府,寻为大都督府。天宝初曰范阳郡范阳节度治此。上元中,史朝义伪改郡为燕京。乾元初,复为幽州亦为卢龙节度使治。李怀仙等据其地亦曰幽州节度。唐末为刘仁恭所据。后唐亦曰幽州。石晋初,归于契丹,改为南京幽都府,又改为燕京析津府《辽志》:初亦曰卢龙军。开泰元年,改为永安军。宋宣和四年,得其地改为燕山府。金仍曰燕京析津府,废主亮改曰中都大兴府。蒙古初,为燕京路。至元初,建中都。九年改为大都,而大兴府仍旧。一十一年,始改为大都路。明初曰北平府。永乐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今仍为顺天府,领州六,县二十。
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自汉以后,幽燕皆为巨镇。光武资其兵力,克复汉祚。其后,慕容隽窃据于此,遂兼河北。唐之中叶,渔阳倡乱,藩镇之患,实与唐室相终始。石晋以燕云入契丹,出帝之祸,不旋踵焉。宋争燕云,而力不能保也。靖康之辱,复蹈石晋之辙矣。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继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数百年。金梁襄言: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元木华黎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朔,一作沙,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明成祖分藩于燕,遂因以奄有九服。或者曰:燕都北倚边塞,南通齐赵,诚用武之地。但飞刍挽粟,必寄命于数千百里外,似非完策。元虞集尝言: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连青、齐,萑苇之场也。而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种,三年而征其税,可以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矣。至正十二年,脱脱为相,因宗其说,议立分司农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抵檀、顺,东及迁民镇迁民镇属今锦州府西废广宁前屯卫,皆设法耕屯。未几,复罢。前朝徐贞明言:京东诸州邑,皆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壤沃。自密云以东,至蓟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为力甚易,而丰润境内。濒海之田,几二百里,与吴越沃区相埒。国家据上游以控**,而远资东南数千里难继之饷。近弃可耕之田,为污莱沮泽,岂计之得者欤?
今京城,辽、金、元以来故都也。旧《志》: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亦曰燕京,改筑都城,其地在今城西南。内为皇城,周七里一百三步按《辽志》,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宫门曰宣教,后改曰元和。有门五,正南曰南端门,左为左掖门后改万春门,右为右掖门后改千秋门,西曰显西门设而不开,北曰子北门。外为都城,周三十六里。有门八,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金废主完颜亮改燕京为中都,命增广都城其内城周九里三步。南门曰通天门。大定五年,又改曰应天门,有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景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显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玄金大安三年,蒙古游奕至都城下,金主命术虎高琪屯通玄门,即此,曰崇智,曰光泰又有广阳门。金大安三年,命将分屯彰义、广阳二门。或曰广阳门,即阳春门也。元至元初,谓之中都。四年,于旧城东北改筑都城,亦建皇城于其中。都城方六十里,有门十一。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明初取元都,自齐化门入,东之左曰光熙按: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自大同遣兵犯阙。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战不胜,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九年,名曰大都城至正十九年,十一门皆筑瓮门,造吊桥以为守御。明初,改置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初,建为北京。四年,营建宫殿,百度惟新十八年,宫殿始成,乃缮治京城于内为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南曰午门亦曰承天门。今名**,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二门之内,有东西二阙门,北曰玄武门。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南曰大明门今曰大清门,曰长安左右门,东西曰东安、西安门。北曰北安门一名厚载门,亦曰地安门。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曰丽正门。今曰正阳门明正统初改。南之左曰文明门,今曰崇文门正统初改。今曰海岱门。右曰顺成门。今曰宣武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顺成门。东之南曰齐化门,今曰朝阳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齐化门;之北曰东直门。西之南曰平则门,今曰阜成门亦正统初改,今仍曰平则;之北曰西直门旧名彰义门。正统末,乜先薄京城,石亨败之于此。北之东曰安定门按:明景泰元年,英宗回銮,诏廷臣以次迎于龙虎台、居庸关,寻入安定门,上自迎于东安门,之西曰德胜门按:正统末,乜先薄都城,于谦阖德胜门军城外,即此。嘉靖二十三年,又筑重城,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曰广渠门今名沙河门、东便门,西曰广宁门、西便门。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是后以时修治。所谓京邑翼翼,四方之极也。
大兴县附郭。在城内东北隅。秦置蓟县。汉以后因之。州郡皆治此。辽改曰蓟北县,寻又改为析津县。金贞元二年,改曰大兴。今编户三十六里。
宛平县附郭。在城内西北隅。本蓟县地。唐建中二年,析置幽都县。辽开泰二年,改曰宛平。今编户七十五里。
○蓟城今府治东。古燕都也。《记》曰:武王克商,封帝尧之后于蓟。其后燕并蓟地,遂都于蓟。以城西北有蓟丘而名。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贲取燕蓟城,因置蓟县,属上谷郡。项羽封臧荼为燕王,都蓟。汉卢绾亦封焉。后为广阳国治。更始二年,光武以王郎新盛,北徇蓟。其后为刺史治。自魏、晋及唐,皆曰蓟县,州郡皆治此。石晋初,没于契丹,始改废焉。《元和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燕慕容隽都此,铸铜为马,城东南因有铜马门之名。又《旧唐书》:幽都县管郭下西界。建中二年,取罗城内废燕州?署置,在府北一里。即今宛平县治。
阴乡废县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汉置阴乡县,属广阳国。后汉省。其遗址,俗谓之笼火城。唐武德三年,窦建德遣将高士兴击罗艺于幽州,不克,退军笼火城。艺袭击,大败之。未几,复败建德军于笼火城。是也。○玉河废县,在府西四十里,本蓟县地。五代时,刘仁恭置。《辽志》: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因分蓟县置此县以供给之。辽亦为玉河县。今废。
宾义废县在府城内。唐贞观初,置顺州于营州南五柳戍,后寄治于幽州城内。天宝初曰顺义郡。乾元初复曰顺州,领宾义县一,后废。《唐书》幽州管内有广平县。天宝初分蓟县置。三载废。至德以后,复分置,后又省入蓟县。
征北小城在府东。或曰即后汉末公孙瓒所筑。初平四年,瓒与幽州牧刘虞积不相能,瓒筑小城于蓟城东南居之。虞发兵计瓒,反为所败。晋置征北将军,尝治此,因名征北小城。建兴三年,刘昆自太原奔段匹?。时匹?治蓟,琨别屯征北小城。是也。
纳降城在府城西。《唐会要》幽州城内有经略军,有纳降军。本纳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后置纳降军使戍守于此。西南又有安塞军赫连城。旧《志》:回城在蓟县东,唐营州尝寄治此。又有闾城,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亦曰关城,故城址在焉。
○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明正统十四年,乜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
○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之别阜也。巍峨秀拔,拱峙畿右,称为名胜。稍北曰玉泉山。金章宗?尝避暑于此,行宫故址在焉。其相近者,曰香山,有香山寺。明万历初,驾尝幸此。《志》云:香山之东,接平坡山,其上平原百里,烟云林树皆称奇胜。成化中,车驾尝幸此。其并峙者曰觉山、卢师山。又香山西南有五峰山,以五峰秀峙而名。自此而西,山之得名者,凡数十处,皆西山也。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瓮山。其西有龙泉,汇而为池,曰瓮山泊,潜通大湖。又有卧龙冈,在府西北四十五里。正统间,车驾尝幸此。又西五里曰翠峰山,山形奇峭,其阴有横岭如列屏,曰遮风岭。
仰山府西七十里。峰峦拱峙,中有平顶如莲花心,旁列五峰。金主?尝游此。又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山势磅礴,连拥三峰。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诸峰连绵而西,潭柘为尤胜。
○颜老山,在府西北百九十里。山之西南有石青洞,东北有柳林水。其相近者曰小龙口山。山有两崖,东崖在清白口社,西崖在清水社,有泉东入卢沟河。
分水岭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而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又十八盘岭,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折。
○青山岭府西百五十里。山四面高耸,中坦平,多产杉漆诸药。又摘星岭,在府西二百馀里,高耸云霄,仅通一径。
蓟丘在旧燕城西北隅,古蓟门也。《战国策》: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谓此。今有二土阜,林木蓊郁。
○龙头冈在府西北四十五里。五代梁乾化二年,晋将周德威攻燕,擒刘守光将单廷?于此。明正统中,车驾尝幸焉。旧《志》云:幽州东南有龙头冈。误。○卢沟河府西南四十里,自保安州流经西山中,东南出,地势平而土脉疏,最易冲决。有刘师堰,魏刘靖所筑,后废。又东南为白狼窝口,旧筑堤于此,袤百六十馀丈,曰固安堤。又东分二流,入通州及良乡县界。详见大川桑乾河。
大通河在府城东南。《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言水利,欲导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引一亩泉、玉泉诸水,经瓮八泊,至西水门入都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共一百六十四里有奇。每十里置一闸,以时蓄泄。从之。二十九年,开大通河。明年成。亦曰通惠河。自是都民免陆挽之劳,公私便利。欧阳玄曰:通惠河首导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会诸山之流,为七里泊。东流入都城西水门,汇积水潭,又东傍宫墙环大内之左,合金水河东折而南,出都城南水门。经大通桥,东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桥,又东会于白河。是也。《河漕考》:元时,通惠河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长五十余里,以障诸水入都城。前朝永乐四年,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青龙华家瓮山三闸,水冲决堤岸百六十丈。命发军民修治。五年,复言自西湖景东至通流凡七闸,河道淤塞。自昌平东南白浮村,至西湖景东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闸,请以时修治。今并湮废。又通州陆挽至都城,仅五十里。元人开运河,总计百六十里,置闸坝二十四所。然通州以西,虽有庆丰、文明、会川等闸,皆河流浅淤。而积水潭在禁城北,漕舟既集,亦无停泊之所。又分流入大内,然后南出,其启闭蓄泄,非人所得专,故通惠河几废。嘉靖六年,始浚大通桥至通州城北之石坝,凡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修庆丰上下二闸,平津上中下三闸,又东为普济闸以蓄水。造剥船,制布囊盛米,递相转输,以达都中。军民称便,俗谓之里漕河。
高梁河在府城西。自昌平州沙涧,东南流经高梁店,又东南流入都城积水潭。宋太宗伐辽,与辽将耶律沙等战于高梁河。是也。金人亦谓之皂河,上有高梁桥。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桥,为金将胡沙虎所败。《水经注》:高梁水至潞县注于潞河。今大通河,盖即高梁河下流也。
沙河府北六十里,即榆河也。《志》云:源出居庸关,至昌平旧县南而伏,又南十余里复出,流入宛平县界。《水经注》谓之湿余河。《辽史》作温榆河。自府北合清河,东流入顺义县,下流会于白河。或曰沙河有二源,一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一出昌平州西南之四家庄,径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二河分流至沙河店东南窦家庄,合为一,入通州界,注于白河。沙河店在二河之间,故名。永乐十二年北征,驾次清河。明日,次沙河。又明日,次龙虎台。是也。
○玉河在府西。源出玉泉山,流注西湖,经大内,出都城,东南入大通河。亦谓之御河。
清河府北二十里。源出昌平州一亩泉,流经双塔店,合双塔河入府境,东南流经此,又东会沙河,入白河。一云源出玉泉山,分流北出会于沙河。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镇大同,与太子有隙,遣兵犯阙,入居庸关。兵至清河,太子东走。未几,太子还宫,孛罗复犯阙,入居庸。太子率兵御于清河,军溃,遂南遁。
金口河在府西三十五里东麻谷,即卢沟河东岸。金人于此分引卢沟河,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以通漕运。下视都城,高十四丈余。金末,恐暴涨为害,塞之。元至元二年,郭守敬议按故迹开导,上致西山之利,下广京畿之漕。又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不果。至正二年,议者又欲于通州高丽庄开新河百十余里,而放西山金口河及引浑河之水,东流合御河,达通州,接引海运至大都城输纳。脱脱从之。役夫万余人,开河置闸。许有壬言: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足以为害,淤浅易塞,不可行舟,况西山水势高峻。金时在城北入郊野,虽有冲决,为害亦轻。今在都城西南,若霖潦涨溢,加以水性湍急,宗社所在,岂容侥幸?设或成功,一时亦不能保其永无冲决之患。不听。河成,果水急泥壅,不可行舟,复罢之。
海子《志》云:在宛平治西三里,旧名积水潭。凡西北诸泉入都城,皆汇于此。汪洋如海,因名。又有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明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养禽兽,种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一望弥漫。因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为南海子。正德十二年,猎于南海子,即此。
太湖府西南四十五里,广袤十数亩。傍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冻。东流为洗马沟,俗传光武徇蓟时,洗马于此。
○西湖,在府西玉泉山下,玉泉之水出石罅间,潴而为池,广三丈许。池东跨小桥,水经桥下,东流汇为西湖,周十余里,荷蒲菱芡,沙禽水鸟,称为佳胜。
车箱渠在府西北。曹魏嘉平二年,刘靖督河北诸军事。登梁山,观水道源流,乃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依北岸立水门。景元二年,又遣谒者樊良更制水门,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含润四五百里,灌田万有余顷。晋元康五年,靖子弘复修治之。《水经注》:高梁水首受湿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陵,故以名堰。后废。后魏正光二年,裴延亻?刺幽州,案戾陵诸?曷,广袤三十里,表求修复营造,溉田甚广,百姓赖之。
百泉溪在府西南十里丽泽关。平地有泉十余穴,汇而成溪,东南流为柳林河,下流注于卢沟河。
七里泊府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碾庄。自昌平州流经此,合高梁河。有青龙桥跨其上。又燕家泊,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广袤五十余亩,东南流入府西十里之玉渊潭,亦曰丁家潭。
○飞放泊在府东南,地名北城店,广三十余顷。又西有黄埃庄飞放泊。
○玄福宫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明永乐以后,车驾巡幸,每为驻顿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俗呼回龙观。又北十八里至沙河店,即昌平州之巩华城也。
○临朔宫在府治西南,隋时置宫于此。大业七年,伐高丽,至涿郡之临朔宫。将发,又类上帝于宫南。寻废。
西苑在皇城内。中有大液池、爱华岛。又苑之东北有万岁山,高耸明秀,蜿蜓磅礴。一名煤山。
○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牧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蕃息,为国家之利。
永平馆府南十里。一名碣石馆。辽时朝士宴集处也。又望京馆,在府东北三十里,亦辽时所建,为南北使饯息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即此。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又逾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又东北行七十里,即檀州矣。愍忠阁府西南十五里。唐贞观十九年,悯东征士卒战亡,收其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名哀忠墓。又建愍忠寺于城中。明改名观音阁。又延寿寺,亦在府西南旧燕京城内。宋靖康二年,金斡离不劫上皇,自青城由滑州至燕山馆于延寿寺,继又劫上皇及帝后居愍忠寺,即此。
王平口府西百二十里。中有百花陀,四围皆山,中为平川,约数十亩,地暖而肥,杉漆药草多生焉。金主?尝游此。明初华云龙言:自王平口西至易州西北五十里之官坐岭,关隘有九,相去约五百余里,俱冲要地,宜设兵屯守。是也。
○安礼寨,在府西南。宋太宗时宋琪言:安礼寨东瞰燕城,才及一舍,此周德威取燕之路也。卢沟桥府西南三十五里,跨卢沟河上。洪涛东注,若迅雷奔马,不可测识。桥为往来之孔道。金明昌初所建,长二百余步,名广利桥。元至正十四年,命造过街塔于桥上。明正统中及崇祯初,皆尝修治。《元史》:天历初,上都兵入紫荆关,游兵逼都城南。大都兵与战于卢沟桥,败之。明建文中,李景隆谋攻北平,燕将请守卢沟桥以御之。燕王曰:彼方图深入,舍此不守,彼必肆志,将受困于坚城之下,此兵法所谓利而诱之也。向设芦沟桥、王平口、齐家庄、石港口四巡司。
黄金台府东南十六里。又北里许为小黄金台。燕昭王尝于易水东南筑台,以延天下士。后人慕之,因筑焉。
○谎粮台,在府东南六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仓于此,以疑敌人。
郑村坝在府东二十里。明建文初,李景隆攻北平。时燕王在大宁,景隆因结营于郑村坝,以待其还。又平安攻北平营于平村,距城五十里。平村亦在府东。
良乡县府西南七十里。西至涿州七十里,东至通州武清县百七十里。春秋时,燕中都地。汉为良乡县,属涿郡。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属幽州。唐因之。圣历元年,改为固节县。神龙初,复故。旧治在涿州北四十里。五代唐长兴三年,移治于此。今城周二里,编户二十五里。○广阳城县东八里。汉县属广阳国。后汉建武初,封刘良为侯,邑属广阳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唐总章中,以新罗降户置归义州于此,后废。开元二十年,复置以处降奚。《唐书》:时信安王?破奚、契丹,奚酋李诗降,赐爵归义王、归义州都督。徙部落于幽州境内,即此。上元三年,史朝义自归义东奔广阳。此广阳谓密云郡之废燕乐县。后魏置广阳郡于燕乐,故云。所谓归义,即此城也。州寻废。或曰金广阳镇,盖置于此。阳乡城在县西北。汉县属涿郡。建武四年,讨彭宠,祭遵屯良乡,刘喜屯阳乡。是也。寻省。晋置长乡县,属范阳国。后魏因之。魏收《志》作苌乡。高齐时废。
○龙泉山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伏龙冈,在县西十里,以形势蜿蜒而名。又辽石冈,在县治东三里。《志》云:冈有古城五座,方圆棋布,冈顶有多宝佛塔,隋建。《金志》作料石冈。
○卢沟河县东十三里。自卢沟桥下分流经此,又东南流入固安县界。
阎沟河在县南。源出县西北龙门关口,东南流合于广阳水。《五代史》:契丹数抄卢龙诸州境,涿州运粮入幽州,彼辄伏兵于阎沟,掠取之。唐长兴三年,赵德钧镇卢龙,城阎沟而戍之,因移良乡县治焉,自此粮运稍通。《一统志》谓之盐沟水。
○广阳水,在县东。源出房山县北三十里之公村,经广阳故城下,
○南流与盐沟水合,注于桑乾河。
琉璃河县南四十里。《金史》谓之刘李河,旧《志》云即古圣水也。自房山县流经县界,至霸州入拒马河。元延?四年,于卢沟桥、泽畔店、琉璃河并置巡简司,即此。
○龙泉河,在县西。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下,西南流与琉璃河合,河滨有金时盘宁宫故址。又胡良河,亦在县西。源自房山,经涿州东北流入琉璃河。《金史》谓之胡梁河。
○天津关在县北百余里。自此而西,至易州涞水县,出大龙门,凡十五关口。中间差大者曰天门关口。或云天津口。一名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铁木真破金人瀛、莫等州,自大口逼中都。又元致和元年,上都诸王梁王王禅等袭破居庸,游兵至大口。天历二年,明宗和世?即位于和林北。南还。文宗图帖睦尔迎之,发京师,明日至大口。越二日,次香水园。又十九日,次于上都之六十店。所谓大口,皆天津口也。向设固节驿。固安县府西南百二十里,东至东安县九十里。汉置方城县,属广阳国。后汉属涿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范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固安县于此,属幽州。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贞观初,复属幽州。大历四年,改属涿州。辽金因之。元属霸州,又改属大兴府。中统四年,升为固安府。明初,复为县。今城周一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方城旧城《括地志》:在今县东南十七里。本燕旧邑。赵悼襄王初,李牧伐燕,取方城。《韩非子》:燕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山。是也。汉因置方城县。曹魏封刘放为侯邑。高齐时废。隋改置固安县。《唐志》:固安,武德四年,徙治章信城。贞观二年,又移今治。汉方城县地,《辽志》:西北去涿州九十里。是也。《五代史》:周世宗伐契丹,下关南嬴、莫二州,遣先锋将刘重进先发,据固安,即今县治。
临乡城在故方城县南十里。汉县,属涿郡。后汉省。刘昭曰:赵孝成王十九年,与燕易土,以临乐与燕,即此城也。《城邑考》:县西北有武阳城,相传燕昭王所筑。
○桑乾河县西北二十里。自良乡县流经县界,又东南流入东安县境,合于拒马河。《志》云:明正德中,桑乾河堤溃决,禾黍之场,悉为巨浸。嘉靖初,徙流县北十里,入永清县界。今雨潦浃旬,辄有冲决之患。
拒马河县西南二十里。《志》云:卢沟河入县境,复分流入霸州界,谓之拒马河。或谓之安阳河。五代周显德六年,世宗遣先锋将刘重进据固安,自至安阳水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又明建文时,燕王驻兵固安,渡拒马河,即此。
○韩寨营在县南。或以为古韩城也。《水经注》:方城故城东南有韩城。《诗》:溥彼韩城,燕师所完。郑玄曰:韩为猃戎所逼,稍稍东迁。韩王肃曰: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之寒号城。皆非也。今为韩寨营。又县西南十八里有李牧将台。一名雀台,音讹也。
栗园在县界。《括地志》: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粟,因有西园。北魏孝昌三年,上谷贼杜洛周遣其党曹纥真掠蓟南。幽州刺史常景遣将干荣击破之于栗园。是也。或曰园在易州。
永清县府东南百七十里,西北至东安县三十里。汉置益昌县,属涿郡。后汉省。唐如意元年,分安次县置武隆县,属幽州。景云初,改为会昌县。天宝初,改曰永清,属范阳郡。石晋时,没于契丹。周世宗复取之,置霸州,治此。景?二年,并入文安县。金复置县。今城周五里,编户二十一里。
○通泽废县在县西五里。隋大业七年置,属涿郡。寻废。
○拒马河在县南。自霸州流经东安县境,又东入县界,而注于武清县之三角淀,即卢沟河及易水之下流也。
东安县府东南百五十里,东北至县百十里。本汉安次县地,属勃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仍属燕郡。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元初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属大都路。明初,复为县。城周三里,编户四十四里。
○安次废县在今县西北。汉旧县也。光武初,追破尤来、大枪诸贼于安次,即此。《辽志》:唐武德四年,移治东南三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常道城。开元二十三年,又移耿就桥行市南,在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三年,避浑河水患,又移今治。《志》云:今县西北去旧治二十六里,在浑河水次,居民辏集,名旧州头。以元置东安州也。
常道城在旧州头西五里。郦道元曰故乡亭也。三国魏燕王宇之子璜,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司马昭迎立之。又晋司空刘琨尝守此,以拒石勒。北魏主宏封宇文英为常道乡公,皆此城也。魏收《志》:安次县有故苌道城。
○石梁城,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传辽古喇王所置州。
○卢沟河在县西。自固安县流入境。《元志》:皇庆初,浑河水溢,决东安境内黄埚堤一十七所。是也。又东南合霸州之拒马河。易水在县南。旧易水过安次县界,为固安河。今与拒马河同为一川矣。又县境有白祠沟水。《水经注》:白祀沟出广阳县之娄城店东南,经常道城,西去良乡城四十里。今堙。
东沽港县南五十八里。《志》云:自县西浑河分流而东,入武清县三角淀港,南有垂杨渡,下通河间府静海县。○卢王屯在县东。旧《志》:在常道乡东南二十五里。汉初卢绾屯军与刘贾夹攻燕者。绾寻封燕王,因名。亦曰卢绾屯。
香河县府东南百二十里。北至通州三河县六十里,西至县四十里。本武清县之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因民居聚集,遂置香河县,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初因之,后属州。明时改今属。城周一里,编户十里。
○扳罾口河在县西。源出通州之孤山麓,流经县界,入于白河。
龙湾河县南四十里。有大小龙湾,夏秋之际,二水合流,经宝坻县界入永平府昌黎县之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又有百家湾河,在县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
骆驼港在县北八里。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附见:
长陵卫在京城北,天寿山南。旧有历代陵卫,今见昌平州天寿山。又京城中有锦衣、羽林等三百余卫,分领禁军十余万,环有坊市,而统于五军都督云。
兴州中屯卫在良乡县治东。明初置于旧开平卫境,永乐四年移置于此。
○营州前屯卫,在香河县治东,明初置旧大兴卫境。永乐元年,移置于此。
通州府东四十里。东至蓟州一百二十里,南至天津卫二百十里,西北至昌平州一百十里。
春秋时燕地。秦属渔阳郡,两汉因之。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北齐时移渔阳郡来治。隋初郡废,属幽州。唐武德二年,置玄州。贞观初,州废,仍属幽州。辽因之。金天德三年,改置通州按:取漕运通济之意。元因之。明初,以州治潞县省入编户三十二里,领县四。今仍为通州,领县三。
州控驭营平,屏蔽京邑,屹为襟要。五代唐长兴中,赵德钧节度幽州,以契丹数入寇,乃城潞河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耕稼。明初,大兵由直沽下通州,元主遂北走。永乐以后,为积储重地。成化间,议者都督马永建议以州当东西北诸边之中,且有仓场、草场可供豢牧,欲训练重兵于此,随宜征调,以壮虎豹在山之势。议虽不行,识者韪之。嘉靖二十九年,虏阑入古北口,掠怀柔、顺义,宪臣王闻警,驰入通州,严津戍,焚薪刍,虏不得逞。盖州当檀、蓟东下之冲,襟河为险,犄角近郊,形援易达。况转输数百万毕集于此,绸缪可勿豫乎!
○废潞县今州治。汉置县,属渔阳郡。后汉兴平二年,刘虞从事鲜于辅等起兵报仇,破斩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升于潞北,即潞县北也。晋属燕国。后魏属渔阳郡。隋属涿州。唐初为玄州治,寻属幽州。金为通州治。明洪武初,省县入州。《城邑考》:州北三里有长城,相传秦将蒙恬所筑。五代唐赵德钧镇幽州时,契丹寇掠诸道,乃沿旧址城潞县而戍之。元初,隳坏城郭,兵燹之后,祗编篱寨而已。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孙兴祖从大将军徐达定通州,督军士修之,始?以砖石,周围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为濠。又有新城在州西门外,景泰初所筑,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仓,盖明时岁入东南漕运四百万石,折十之三贮于通仓,故为城以屏蔽之。万历二十二年,增修。《志》云:州旧城西北隅有佑胜教寺,内建浮屠十三层,高共四百尺,创于唐贞观七年,历五代辽、金、元,而始成为州城之形胜。
○孤山州东四十里。四面平旷,一峰独秀,因名。靖难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宁还,至孤山,列陈于白河西。嘉靖中,虏帅俺答入犯,亦营于此。
○白河州东二十里。源出宣府卫龙门所东滴水崖,东流经密云县,入通州界,其支流亦从石塘岭过怀柔县西,顺义县东,入通州东境合焉,东南经县、武清县东,而入直沽,合卫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水经注》:沽河出御夷镇北塞中,南通潞县为西潞水。后汉建武二年,遣将邓隆讨彭宠于渔阳,隆军潞水南,为宠所败。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范阳。高宝宁时据和龙,引兵声援,至潞水,昌期已为周军所平,乃还。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契丹孙万荣作乱,寇掠河北诸州,既而败走潞水东,为其下所杀。宋宣和六年,金斡离不自平州破檀、蓟,至三河,郭药师迎战于白河,败还,遂以燕山一路降金。前朝嘉靖二十九年,虏自古北口阑入近境。都御史王驰至通州,收艚舟舣潞河西,勿使为寇用。寇屯河东二十里孤山、洳口诸处,阻水不得渡。是也。《志》云:河两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一统志》:白河,一名白遂河。浑河在州西南。自卢沟桥分流,经州南十五里,谓之张家湾。《志》云:张家湾,以元时万户张?督海运至此而名。今东南运艘,由直沽至河西务,凡百十里,又百三十里至张家湾,乃运入通州仓。官民舟航,皆骈集于此。《燕录》:白河至州东,折而迤西处,曰张家湾。盖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也。今置张家湾巡司,移和合驿于此。
通惠河在州城西,即大通河也。自京城东至州城南,会于白河。又南会直沽入海。凡二三百里,俱曰通惠河。元至元十七年,浚通州运河,即此。今城西六里有永通桥,跨通惠河之上,明正统十三年建。余详京城大通河。金盏儿淀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因名。或云即古夏谦泽。胡氏曰:夏谦泽在蓟北二百余里。
○大通关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百货汇集处也。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又旧城北门外有北关巡司。
○虹桥,在州南。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罗帖木儿自大同引兵犯关,遂擅政。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讨,孛罗遣其党姚伯颜不花拒之。至通州,河溢,乃营虹桥以待。也速出不意,袭斩之。《志》云:州南三十里有弘仁桥,今置巡司于此。高丽庄在州西十三里,卢沟河所经。又州西二十里曰大黄庄州,西十里曰东留村,州东十里曰召里店,皆官军巡哨处也。《边防考》:州境有烟墩五,曰召里店、烟郊、东留村、大黄庄、高丽庄,即此。又有马房八,俱在州北二三十里内。又草场三,曰崇教、鸣玉、花园,俱在城西南十里内。又有和合驿,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万历四年,移张家湾。旧城东关外。又有潞河水马驿。
三河县州东七十里。东至蓟州七十里,本潞县地。唐开元四年,分潞县置三河县,以地近七渡、鲍丘、临三水而名,属幽州。十八年,改属蓟州。金改隶通州。今城周六里,编户三十五里。
○平谷城在县西北。汉置县,属渔阳郡。后汉建武初,光武遣十二将追破大枪五幡于平谷,即此。县仍属渔阳郡。晋省。石赵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潞县。○安乐城,在州西北。亦汉渔阳郡属县。更始初,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后汉仍属渔阳郡。曹魏景元四年,灭蜀,封后主禅为安乐公。晋亦曰安乐县,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潞县。
三河城旧城在今县东三里河南,被水冲废。后唐长兴三年,幽州帅赵德钧于幽州东北百余里城三河县,以通蓟州运路。契丹来争,击却之。边人恃以少安。《城邑考》:今城即赵德钧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阔三丈,深半之。嘉靖二十九年虏临城下,知县张仁增高五尺。四十二年,寇夹城南掠,知县刘文彬又增高五尺云。
临城在县南,石赵所置。以临水而名,亦曰临渠城。晋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赵,出徒河,收乐安、北平兵粮,与其主隽会于临渠,即此城也。后魏废。唐武德二年,置临县,属玄州。贞观初,省。《新唐书》:蓟州有临渠府,府兵所居也。时盖置于此。徒河见废大宁卫,乐安见永平府。
○华山县北三十里。一名兔儿山,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口。
○灵山,在县北十五里。三面出泉,《形胜记》所谓北倚灵山者也。又县东二十里,曰段家岭,在官道傍。
○鲍丘河在县西南,即白河之别名也。自密云县流经通州东境米庄村,又流经县界,至宝坻县境,合于河。
河在县北。自蓟州平谷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入宝坻县界,合于鲍丘河。《竹书》: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水,齐师遁。或以为即是水也。又《唐志》:县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顷。渠河即河之讹矣。
洳河在县西。自密云县石峨山流经县境,至县东南,入河。嘉靖中,虏俺答突犯,营于孤山洳口,即洳河之口也。又七渡河,在县西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
○泥洼镇县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旧有五槐公馆。又西二十里,曰烟郊店,与通州接界,有官兵戍守。○唐会庄,在县境。《屯政考》:县多旷土,宜耕屯。有唐会庄,为昔时垦植之址。
武清县州东南五十里。又东南至天津卫百二十里,东至宝坻县九十里。汉置雍奴县,隶渔阳郡。后汉因之。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隋属幽州,唐因之。天宝初,改为武清县。元属州。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二十八里。○雍奴城在县东,汉县也。后汉建武二年,遣朱浮等讨彭宠,浮军雍奴。又光武封寇恂为侯邑。《魏志》:张?从击袁谭于勃海,围雍奴,大破之。《城邑考》:唐改雍奴为武清,其旧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庄南。明初,因水患移今治,去旧城八里。旧无城,正德六年,罹贼变,知县陈希文始筑土垣为固。嘉靖二十二年,改筑土城。隆庆三年,?以砖石,即今城也。
泉州城县东南四十里。汉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雍奴县。《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相传战国时燕所筑。
○白河县东三十五里,即运河也。北接县,南达天津。《元志》云:卢沟河与白河合流,溃决为害。至大二年,决县境皇甫村。延?初,决刘家庄,皆兴役修塞。
泉州渠在县南。建安十一年,曹操将击乌桓,凿平虏渠、泉州渠以通运。《操纪》云:凿渠自呼沱入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音孤。或曰即直沽也。,音句。《水经注》:水出无终县西山,西北流,过平谷县而东南流,又南流入鲍丘河,又东合泉州渠口,操所凿也。渠东至辽西郡海阳县乐安亭南,与濡水合而入海。海阳乐安,今见永平府。
三角淀在县南,周回二百余里,即古雍奴水也。《水经注》: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曰范瓮口,王家陀河、掘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皆聚于此,东会于直沽港,入于海。一名笥沟水。
直沽县东南百二十里。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又东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谓之三会海口。元延?三年,于此置海津镇。前朝天顺二年,议自小直沽凿河四十里,达蓟州,以免海运,每三年一浚。寻罢。《志》曰:大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地势卑下,一遇霖潦,直与海平。昔人尝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赋。今府境诸水,类以直沽为壑。有小直沽巡司。
○清沽港,在县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由直沽入于海。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
○河西务县东北三十里。自元以来,皆为漕运要途。《元史》:至元二十五年,置漕运司于此,领接海运。明初,大军由直沽败元人于河西务。今为商民攒聚、舟航辐辏之地,设户部分司驻焉。隆庆六年,筑城环之,可以守御。有河西驿,并置巡司于此。
杨村驿县南五十里。《舆程记》:杨村而东二十里为桃花口,又二十里为丁字沽,由杨村而西北四十里为黄家务,又三十里为河西务,皆运道所经也。前朝建文三年,平安败燕兵于杨村,进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即此。旧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驻于此。又杨青驿,在县东南百五十里,旧置驿并递运所于此。嘉靖十九年,改置于天津卫。今属河间府静海县。《志》云:县南百里又有韩家树河泊所。今亦废。新庄在县西南八里,亦运河所经。今为新庄铺。《元志》:县有北王村庄、刘邢庄及永兴。广赋诸屯,俱并浑河堤岸,修塞不一。又县有八里庄。正德中,贼刘六等作乱,官军击之于八里庄,败绩。
霍堡在县西。唐武德初,窦建德攻幽州,不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县,为幽州总管罗艺所败。堡盖居人霍氏所筑以自固处也。又马百户屯,在县西南十五里。又县北三十里有水店,皆为往来孔道。
县州南四十五里,南至武清县七十里,汉雍奴县地。辽初为阴镇,后升为阴县,以在河之南也。元至元十三年,升为州,属大都路。明初,复为县,改今属。城周二里,编户十五里。县今废。
○白河县东四里。自通州流至此,又东南入武清县境。《志》云:白河滨有长陵营、马头店、白浮圈、曹家庄、诸堤铺,皆运河必经之道也。
河在县西,一名新河。自卢沟河分流至县界,析而为三。其正河为河,东入白河。其一为新庄河,南流入武清县界。其一为黄河,东注马家庄之飞放泊,各去县十里。
延芳淀在县西。广数百亩,中多菱芡、骛雁之属。辽时,每春季则弋猎于此。
○得仁务县南二十五里。又县东十二里,有两家店,皆官道所经也。○晾鹰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数丈,周一顷。元时,游猎多驻于此。
枣林在县西北。元致和元年,上都兵破通州,燕帖木儿与战于檀子山之枣林,败之。至正十八年,山东贼田贵等攻州,至枣林,败元兵,遂略柳林,逼畿甸。檀子山,或曰县境小阜也。
○柳林,在县西。元至元十八年,如州,又如柳林。是后,皆以柳林为游畋之地,建行宫于此。宝坻县州东南百二十里。北至蓟州九十里,南至天津卫百六十里。汉泉州县地,后唐于此置盐仓。金初为新仓镇。大定十二年,分香河置宝坻县。承安三年,升为盈州,寻复为宝坻县。以境内产盐而名。元隶大都路。明初,改今属。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三十二里。
○秦城县南十里。相传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尝驻跸焉。又县东南有梁城,《志》云唐末刘仁恭所筑。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
○三叉城,在县东北。《唐志》:檀州有三叉城,盖置于县之三叉口。○潮河县东二十里,一名白龙港。其上源一自遵化州之梨河,一自三河县之河、鲍丘河,至县界三叉口合流,亦曰粮运河,东南入于海。
柳沽河县东北三十里。玉田县之水,会流入县境,曰柳沽河,下流注于白龙港。又县东南有草头湖,遵化、丰润县境之水流入县界,溢而为湖,俱会潮河入海。
红心堤《志》云:在县东南二百里,逼近海口。相传秦始皇所筑。潮水虽满,而堤不没。○朱家庄在县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庄,皆当往来通道。又杨家庄,亦在县西。明季官军尝败贼于此。
○王甫营,在县北三十里。又县北八里有桥头店。县东南百二十里有黄沽店。俱官军巡戍处。
驻马台县南五里。金主?曾驻于此,一名歇马台。《志》云:县东南百六十里有将台,五代时燕刘守光所置。亦名芦台。今有芦台巡司。
附见:
通州卫在州治南。明建文四年,成祖置卫于此。又有左右二卫,俱永乐中建。
神武中卫亦在州治南。建文二年,燕王所置。又有定边卫,在州治西南,则建文四年所置。
○兴州后屯卫,在三河县治西,永乐二年改建于此。又营州后屯卫,在县治东南,亦永乐二年建。又武清卫,在武清县治东,永乐四年建。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东南百四十里。明建文二年,燕王于故梁城置。
霸州府南二百十里。东至天津卫二百六十里,南至河间府二百里,西至保定府二百七十里。
春秋时燕地。秦属上谷郡。汉属勃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章武国。后魏属章武郡。隋初,属瀛州。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初,属幽州。天宝初,属范阳郡。五代石晋时,入于契丹。周世宗收复,始置霸州,为重镇。宋亦曰霸州治文安县,郡名永清。金元仍旧明改治益津县。明初以州治益津县省入,仍曰霸州编户三十一里,领县三。今亦曰霸州。
州倚神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东西联络。周世宗收复关南,而河北之民得以稍安。宋修其制,增戍守,浚塘泊。白沟带水,俨然天堑。尔时之霸州,无异汉之上郡、云中,唐之朔方、灵武。国家锁钥深严,州在畿辅间,实为堂奥,以内然烽火易警,刁斗相闻,制胜出奇,利于形援。此辅车之势,习坎之防,州似缓而实切也。
○益津废县今州治。唐为永清县地,置益津关于此,后没于契丹。五代周显德六年,收复,因置霸州,治永清县,关属焉。宋以霸州治文安。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益津县,徙州治此。元亦为霸州治。明初,省。《志》云:州城相传燕昭王所筑,宋将杨延朗增修。又州南关有古城址,相传赵武灵王筑。皆传讹也。《城邑考》:州旧有土墉,盖金元时所筑。明弘治中,始砖?北面。正德中,复修完三面。嘉靖十九年,增修。城周六里有奇。
信安城州东五十里。唐置淤口关,后没于契丹。周世宗收复,置淤口寨。宋太平兴国六年,置破虏军。景德二年,改信安军。金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属霸州。元光初,升为镇安府。元府县俱废。《志》云:信安东三十里有狼灭城。又十里为忻城,宋将杨延朗屯兵拒契丹于此。
○平曲城,在州东三十里。《寰宇记》:汉景帝六年,陇西太守公孙浑邪封平曲侯,即此城也。《括地志》云:平曲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莫金山州南十八里。相传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设莫金口寨于此,俗名口头村。
○台山,在州东三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鼎峙。又东南五里,有雁头山,以鸿雁群集而名,宋时有雁头寨。又南山在州东七十里,乔林修竹,周匝十数里,为州之胜。
○巨马河旧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县流入。《志》云:巨马河自卢沟河分流,经固安县,过州治北,东合白沟河。后徙流州治西,会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马、琉璃诸河复合流,经州治北,东入东安、永清县界。
○霸水,在州南三里,旧《志》云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东,会于巨马河,州以此名。今堙废。沙河在州南。又有唐河,与沙河合流而东。盖九河之水,汇流于安州雄县之界,溢而旁出者也。东经文安县界入海,其入海处呼为飞鱼口。《寰宇记》谓之五渠水,又谓之长鸣水。《志》云:城西有瓦河水,亦流合于沙河。
○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乡县合上流诸水,东南流入州界,会于拒马河,至州东四十五里苑家口,洪涛弥望无际。或谓之夹河。今有苑家口巡司。又有通济河,自苑家口达栲栲圈,以注于高桥淀。弘治中,作大桥于苑家口,既以障冲波,复以便行旅。永济渠在州东。《宋志》:信安军有永济渠。咸平中,置缘边塘泺。东起乾宁军,西至永济渠,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诸水,横广百二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深丈余,或六尺。以为边备。今皆废。
高桥淀州东七十里。周。三十里,其西有栲栳圈,众流所聚也。北入柳义河,东会堂儿淀。《志》曰:州川原平衍,厥壤卑下,西北诸山之水,多汇于州境,然后东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于海。弘治中,筑河堤,起涿州东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赵村务临津水口,经州南关,长三百余里,广寻有二尺,趾倍之。崇丈有八尺,傍植榆、柳以为固。其间为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县之苏家桥,大城县之辛张口而止。今多崩坏。○益津关见上益津废县。五代周显德六年,周主自乾宁军独流口溯流而西,至益津关,契丹将以城降。自是以西,水路渐隘,乃舍舟而进,至瓦桥关。是也。乾宁军见河间府青县,瓦桥关见保定府雄县。○淤口关,即废信安县。五代周显德六年,取益津关,又取淤口关。王应麟以淤口为三关之一。鹿角寨州东南六十里。宋置鹿角等八寨,俱属文安县。元丰四年,割鹿角寨,隶信安军。金废。
○大良驿,在州东八十里。又州东南百二十里,有苏家浅,亦往来孔道也。
文安县州东南七十里,东南至河间府静海县八十里。汉旧县,属勃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属章武国。后魏属章武郡。隋属瀛州。唐初因之。景云二年,改属莫州。宋为霸州治。金大定中,徙州治益津,以县属焉。今城周八里,编户三十四里。
○文安城县东北三十里,汉置县于此。今县治乃三河口之丰利县,当三河合流处。隋大业九年,炀帝征辽经此,以其冲要,乃立县治焉,亦属瀛州。唐初因之。贞观二年,徙文安县治丰利,以丰利县并入,而文安旧城遂废。周世宗置霸州,发滨棣丁夫城其地。即今县城也。广陵城县西北二十里,与保定县接界。宋时聚粮于此,以守益津关。《城冢记》:县西一十七里,有古南北二卢蒲城。《左传》昭三年,齐侯放卢蒲?于此,营二城以居。后入燕境。○易水在县南。自保定县流入境,即沙河诸水下流也。《水经注》:易水东至文安,与滹沱河合。《寰宇记》:滹沱河在县西三十里,又东溢为赵淀。《图经》云:县有狐狸淀,俗谓之掘鲤淀。今川原改易,滹沱经县东南,未尝经县西也。
火烧淀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亩。县境有石沟、折河、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东入卫河,达于直沽。《元志》:河间府境有黄龙淀,自锁井口开凿至文安县玳瑁口,通泺水,经火烧淀,转流入海。今堙废。
水纹淀旧在县西。宋起塘泺,东自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纹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横广七十里,纵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广七尺。寻废。
○武平亭《括地志》云:在文安县北七十二里。今名渭城。战国时地属赵。《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徙漳水武平西。二十六年,徙漳水武平东。盖是时,漳水北入大河也。
○安平寨,在县西北三十里。宋置,金废。《宋志》:县有刘家涡、刁鱼、阿翁、雁头、黎阳、喜涡等寨。政和三年,改刘家涡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是也。
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之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即此。
大城县州南百三十里。东南至河间府青县八十里,西至河间府任丘县九十里。汉为东平舒县,属勃海郡。以代郡有平舒县,故曰东平舒。后汉属河间国。晋为章武国治。后魏曰平舒,亦为章武郡治。隋初废郡,县属瀛州。唐武德四年,县属景州。贞观初,仍属瀛州。五代时改为大城县,改属霸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章武城县南四十七里。汉置县,属勃海郡,在今沧州境。后魏正光中,析置西章武县,属章武郡,盖治于此。高齐省入平舒县。
○平陵城,在县东北百里,汉武帝封苏建为平陵侯,盖邑于此。○黄汊河县东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文安县分流入县境,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
孝顺洼在县西。相传唐太宗征辽,万马所饮而成。又县北有麒麟洼,昔尝产麟于此。
保定县州南四十里,本涿州新镇地。宋太平兴国六年,置平戎军。景德初,改保定军。宣和七年,降为保定县,属莫州。金属雄州。《元志》: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县。四年,复置,属霸州。今城周三里,编户六里。
○玉带河在县北。绕县东南,入于磁河。或曰即霸水之下流也。《宋志》:缘边塘泺,其一水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军父母寨,合粮料淀、回淀诸水,横广二十七里,纵八里,其深六尺,后废。又云:初霸州至保定军并塘岸水最浅,故延平、景德中,契丹南牧,每以霸州信安军为归路。
磁河在县西。《一统志》:源自保定府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县为瓦济河,至保定县为磁河,东南流入文安县界。《志》云:县东北自路疃村起,直抵西营、唐头等村,计长四十里。其南为文安县界,北则霸州也。议者谓决霸州之堤,以疏水性,而筑大堤于南,以卫文安,则畿南十数州,皆可免于水患。
○桃花寨在县北。《宋志》:保定军旧有寨二,曰桃花,曰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曰安宁,而桃花仍旧。金皆废。
涿州府西南百四十里。南至河间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一百九十里,东南至霸州一百二十里。古为涿鹿之野。春秋时为燕之涿邑。秦为上谷郡地。汉高分置涿郡治涿县,后汉因之。三国魏改为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后魏为范阳郡俱治涿县,魏收《志》:永安三年,尝移置平州于此。后齐、后周因之。隋初废郡,属幽州。大业初,改幽州为涿郡治蓟。唐仍属幽州。大历四年,析置涿州幽州帅朱希彩表置,领范阳、归义、固安三县。五代晋入于契丹,仍曰涿州,亦为永泰军。宋宣和四年,收复,改军名曰威行亦为涿水郡。金仍为涿州。元初升涿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国初因之,以州治范阳县省入编户四十六里,领县一今仍为涿州。
州控西山之险,据上游之势,北通上谷,俯视关南、督亢、膏腴、岐沟隘险。居庸、紫荆为之外障,大安、房山为之内阻。汉置涿郡,形胜甲于河北。五代时,河东由此并燕。宋争幽、蓟,往往取道于涿州,以其地形四通也。自正统以来,四郊屡警,增兵置戍,恃为肘腋之地。
○范阳废县今州治。本燕之涿邑。汉置涿县,为涿郡治。魏晋以后,范阳郡国皆治焉。后魏孝昌三年,上谷贼杜洛周南趣范阳,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废范阳郡,县属幽州。唐武德七年,改涿县曰范阳。宝应二年,史朝义败走范阳县,其将李怀仙遣兵拒守,朝义至,不得入。大历四年,幽州帅朱希彩复奏置涿州于此,后因之。明初,废县入州。《城邑考》:州城形如凹字,相传汉初卢绾所筑旧址。明景泰初,增修。周九里有奇。
西乡废县州西北二十里。汉县,属涿郡。后汉省。或谓之都乡城。又良乡旧城,在州北四十里,汉置县治此。五代时,始移今治。
○废凛州,在州境。《唐志》:天宝初,置于范阳县界,以处降胡。○独鹿山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汉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萧关,历独鹿、鸣泽,从西河还,即此。
○龙安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时有云气腾扰如龙,山盖大房诸山之支陇也。
○涿水州北三十里。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经山谷中,历房山县界,东南流至州北,又南合于挟河。
○胡良河,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东麓,流入州境,又南与挟河合流,入良乡县界,注于琉璃河。《志》云:琉璃河,即圣水也。自房山县流经州北,大房山之孔水入焉。石桥跨其上,形势巨丽,亚于卢沟。
挟河州西北二十里。《一统志》:自房山县流入州界,与胡良河合,入于琉璃河。一名挟活河。汤有光曰:涿水源从大同得胜堡虏地界入,至老班沟,一入涞水县,一入涿州,沙水俱活,东西不定,故谓之挟活水。又谓之圣水。经督亢亭及州南一带,至新城县,皆是涿水下流。北魏刺史卢文伟修为陂,以资灌溉,民享其利。亦名巨马河。《水经注》:巨马水经督亢泽,北屈汇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
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涞水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巨马河,范阳之名本此。又州境旧有桃水。《水经注》:桃水出涿县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东北与洹水合,至涿县东,与圣水合。今水流迁徙,非复旧迹矣。
北涉沟在州西北。自涞水县流入,即故洹水也。又南涉沟,即故督亢水也。《一统志》:良乡县东有南涉沟、北涉沟。盖谓州北故良乡县耳。
岐沟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沟,又为祁沟。唐末设关于此。晋王存勖天?十年,遣周德威出飞狐攻燕,与镇定兵会于易水,进攻祁沟关,下之。遂围涿州,守将以城降。胡氏曰:关在易州拒马河之北,自关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马河而东至新城县四十里。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与契丹将耶律休哥战于岐沟关,败绩。彬等夜渡拒马河,南趋易州,休哥领精兵追及,溺者不可胜计。宣和中,亦尝设关于此,以备金。
督亢陂州东南十里,其地沃美,即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刘向《别录》云:督亢,燕膏腴之地也。北魏主诩时,幽州刺史裴延亻?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又北齐主高演初,平州刺史稽晔开督亢陂,置屯田,岁收稻粟四十万石。《括地志》:督亢陂径五十余里。《寰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