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近代:陈三立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
丛筱浸寒漪,披扬镜中发。
列筵出窈窕,应湿凌波袜。
歌吹翻流光,淫鱼听恍惚。
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
余情腾钓矶,何处战死骨。
化字遗浊世,钟声漏林樾。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推荐典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