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推荐典籍
猜您喜欢
-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四
-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三
-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二
-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一
- 文叔兄以泉州丈之亡自萍乡奔赴归途以书约相见会蕃留邑中得以合并时复闻袁州先生之讣哀伤之余诗以叙别
- 九月晦日舣舟浴于昭真既罢同方元直成父弟儿姪游徐岩南禅之新亭已乃绝溪而还
- 邂逅孙子仪于临安喜而赋诗併怀子进子肃
- 僕自北门放舟过溥子而告行坐间出示上蔡景迂两先生墨帖具道先世契之详益重其别为成是诗
-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饯于白泉张伯永继至
- 至节矣犹未见梅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前日书来亦问梅花消息併此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