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铁拄杖
宋代:苏辙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推荐典籍
猜您喜欢
- 有客来从阳羡闻元绩离家已月余由崑山过临安桐庐计今合归矣元绩当不惜迂路一访僕于苕霅间也戏为一绝招之元绩纯孝人每在道念亲殊切
- 薄暮游潘登仕园园有堂三间榜曰一枝盖湖公枢密两取庄周郄诜之语既以嘉潘亦以勉潘之二子因用其意各赋一绝 其二
- 薄暮游潘登仕园园有堂三间榜曰一枝盖湖公枢密两取庄周郄诜之语既以嘉潘亦以勉潘之二子因用其意各赋一绝 其一
-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其三
-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其二
-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其一
-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其五
-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其四
-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其三
-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