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一
唐代:拾得
无瞋是持(《五灯会元》作「嗔即是」)戒,心净是(《五灯会元》作「即」)出家。
我性与汝(《五灯会元》作「你」)合,一切法无差。
(见吴越释延寿《宗镜录》卷二十四、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
)(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误收此首为寒山诗。
)。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推荐典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