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
唐代:韩愈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陈,当用而迂,乖戾不伸。
较是二者,其过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达士之经。
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韡为华英(一作「英华」),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发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倾。
敷文帝阶,擢列侍从,以忠远名,有直有讽。
辨遏坚(或作「圣」)恳,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帝省竭心,恩顾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发帝之令,简古而蔚。
不比于权,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极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旸」)以醒,坦之敞之,必绝其径,浚之咏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复命掌诰。
公潜谓人:「此职宜少,岂无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实,俾统于洪。
逋滞攸除,姦讹革风,祛蔽于目,释负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绝浮屠。
风雨顺易,秔稻盈畴。
人得其所(或作「饶」),乃恬乃讴(或作「谣」)。
化成有代,思以息劳。
虚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随」)滔滔。
维德维绩,志于斯石,日远弥高。
(同前书卷三一)(按:王公为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请诗以揭之。
」称诗而不称铭,故录出。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推荐典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