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
清代:张志聪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晋地川谷及大山山岩,水岸土穴之中多有死龙之骨,今梁益、巴中、河东州郡山穴、水涯间亦有之骨。有雌雄骨,细而纹广者,雌也。骨粗而纹狭者,雄也。入药取五色具而白地碎纹,其质轻虚,舐之粘舌者为佳。黄白色者次之,黑色者下也。其质白重,而花纹不细者,名石龙骨,不堪入药,其外更有齿角,功用与龙骨相等。)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之数,上应东方七宿,得冬月蛰藏之精,从泉下而上腾于天,乃从阴出阳,自下而上之药也。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者,水中天气,上交于阳,则心腹和平,而鬼疰精魅之阴类自消矣。咳逆者,天气不降也。泄痢脓血者,土气不藏也。女子漏下者,水气不升也。龙骨启泉下之水精,从地土而上腾于天,则阴阳交会。上下相和,故咳逆、泄痢漏下,皆可治也。土气内藏,则症瘕坚结自除,水气上升,则小儿热气惊痫自散,不言久服,或简脱也。
张志聪
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是针灸专著,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