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清代:张志聪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发齿,不老。(《本经》以白胶入上品,鹿茸入中品,今定俱入上品。)
(鹿游处山林,孕六月而生,性喜食龟,能别良草,卧则口鼻对尾闾,以通督脉。凡含血之物,肉最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年二十骨髓方坚,唯麋鹿之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至二十余斤,计一日夜须生数两。凡骨之生无速于此,故能补骨血,益精髓。又,头者,诸阳之会,上钟于茸,故能助阳。凡用必须鹿茸,今麋鹿并用,不可不别。)
鹿性纯阳,息通督脉,茸乃骨精之余,从阴透顶,气味甘温,有火土相生之义。主治漏下恶血着,土气虚寒,则恶血下漏。鹿茸禀火气而温土,从阴出阳,下者举之,而恶血不漏矣。
寒热惊痫者,心为阳中之太阳,阳虚则寒热。心为君主而藏神,神虚则惊痫。鹿茸阳刚渐长,心神充足,而寒热惊痫自除矣。益气强志者,益肾脏之气,强肾藏之志也。生齿不老者,齿为骨之余,从其类而补之,则肾精日益,故不老。
张志聪
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是针灸专著,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