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骨稻谷发鲠七
明代:薛己
治诸骨鲠,用苎麻根杵烂丸,弹子大,将所鲠物,煎汤化下。
一方鱼骨鲠,用细茶、五倍子等分为末,吹入咽喉,立愈。
一方以犬吊一足,取其涎,徐徐咽之,即消。
又方白萼花根捣烂取汁,徐徐咽之,不可着牙。
治稻芒糠谷鲠喉,将鹅吊一足取涎,徐徐咽下,即消。
治吞钉铁金银铜钱等物,但多食肥牛脂诸般肥肉等味,随大便而下。
一方吞钱,烧炭末,白汤调下,数匙即出。或服蜜升许。或食茨菇,其钱自化。
治吞发绕喉不出,取自乱发作灰,白汤调服一钱。
治吞铁或针,用饧糖半斤浓煎,艾汁调和服之。
一方磁石,磨如枣核大,钻眼,以线穿令吞喉间,针自引出,或吞钱金银铜铁,磁石须阴阳家用验者。
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