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解
唐代:杨上善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八《通评虚实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六及卷十二第五等篇。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此之六种,是肥贵人膏粱所发之病。
平按:“痿厥、气满、发逆”《甲乙》作“厥气、逆满”四字。
鬲塞、闭、绝、上下不通,暴忧之病。
此之四种,因暴愁忧所生之病。鬲塞,鬲中塞也。闭,谓七窍闭也。谓噫与下使之气,即上下也。
暴厥而聋不通,偏塞也。闭内内不通,风也,内留着也。
暴厥耳聋,偏塞也。内气暴满薄,不从于内中,风病也。以脾气停壅,不顺于内,故瘦留著也。
平按:“不通,偏塞也”《素问》、《甲乙》作“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闭内内不通,风也,内留著也”,《素问》、《甲乙》作“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
蹠跛,寒风湿之病也。
风湿之气,生于蹠跛痹病。蹠,之石反。跛,有本为“跂”也。
杨上善
隋唐时代医学家。约生于575年,卒于670年,曾在隋大业年间(605年至616年)任太医侍御,精于医术,诊疗出奇,能起沉疴。对《黄帝内经》有着较深研究,曾奉敕注《内经》,取《素问》及《灵枢》的内容,重新编次,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共30卷,是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家。故宋代林亿等指出:“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今睹其例。取《素问》、《灵枢》之文,错综以致注解者,后世有两经分类之书,上善实为此唱首。”另外,还著有《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今仅存钱本第一卷,名为《黄帝内经明堂》。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