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
清代:何梦瑶
水清明而火昏浊,此智愚之别。水静而神藏,火躁而消亡,此存亡之殊。
故性静则心如止水,情动则心如亡猿,烦扰外驰,存乎中者几希矣。存乎中者几希,则语后便忘,不俟终日,纵复追忆,邈若山河。惟当夜半鸡鸣牿亡之余,灵明复 ,日间所作、所言、所诵、皆历历能记。由是言之,药虽有安心养血之功,固不若自为存养之为得耳。七情五志,动即为火,皆足扰我安静之神,而痰闭血郁,又无论矣。若乃精神衰短,心 然不能须臾,苟非老而遗忘,何以天夺其魄,牿之反复,夜气不足以存,此孟氏所为致叹于牛山之木也。
思虑过度,心血耗散,不任思索,每一追忆,心火即动,如油竭之灯,倏然焰大,即涤虑凝神,收敛久之,乃略宁息。归脾汤,(见血。)有痰加竹沥。痰迷心窍者,导痰汤(见痰)吞寿星丸。(见狂癫。)精神短少者,人参养荣汤。(见虚损。)
读书勤政劳心者,安神定志丸。心肾不交者,朱雀丸。孔圣枕中丹。菖蒲一,茯苓、茯神、人参各五,远志七,为末,服如上法。商陆花阴干百日,为末,暮服方寸匕。汪轫 曰∶金正希先生尝言,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在脑中,小儿脑未满,老人脑渐空,故皆渐忘。愚思凡人追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案此说甚善,脑者髓之海,肾之精也,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此证之为肾虚,信矣。《易》曰∶智以藏往。智,于五行配水、属肾,肾虚故不能藏也。
何梦瑶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